東北網齊齊哈爾5月27日訊 由省政協副主席陶夏新帶隊的『文化遺產保護挖掘和利用』調研組,自24日起對齊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了為期3天的調研。
市領導王鐵靜、曲秀麗、王小平及市文廣新局、文管站等相關部門人員陪同調研。
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53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9處、市級62處、縣級67處,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分布之廣在全省居於前列。這些文化遺存反映了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其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在黑龍江省乃至全國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和意義。齊市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國家級名錄,19項列入省級名錄、13項列入市級名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濃郁的邊疆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特征,為齊市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內涵。
調研組先後深入碾子山區、富拉爾基區、昂昂溪區、富裕縣實地考察,並於26日上午,在仙鶴賓館召開座談會,聽取了由副市長曲秀麗所作的關於文化遺產保護挖掘和利用情況的介紹。
陶夏新聽取匯報後,對齊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並針對齊市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出要求。陶夏新說,要進一步提高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認識,尊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要強調文物保護做到程度恰當,要依照制定的法律、法規、意見執行,在保護環境的歷史大環境下靈活開展保護工作。做到政府主導,提供財力支持,繼續做好財政支橕、政策扶持,並在人力支持上,建設專職、兼職及群眾結合的人纔隊伍。同時,要高舉保護第一的旗幟,以依法保護為前提,做到保護第一、科學規劃、適度開發、永續傳承;工作中要注重實效,確保永續傳承;要與先進的科技手段相結合,給人以深刻印象;保護工作內容要經得起推敲;要注重突出自身特點,弘揚北方少數民族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