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攻堅克難推進 項目落地生根
2011-05-30 14:30:3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推進『五個行動區』 深化『十大產業』工程

  項目建設現放大效應

  核心提示

  近年來,黑河市用大項目構築經濟脊梁、發展支橕,著重謀劃和建設一批關系全局、影響深遠、帶動作用強的重大產業項目,以大項目引領經濟跨越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市實施重點產業項目50項,總投資405億元,超億元、10億元和20億元的分別達到37項、9項和4項,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比『十五』末增長4倍,創歷史最高水平,2010年被評為全省產業項目建設推進先進單位……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黑河市立足資源優勢和現實條件,在去年完成重點項目投資125.1億元的基礎上,今年計劃開工和建成投產重點項目88項,年度投資185億元。

  項目觀察

  五月的黑河綠意萌動、激情奔湧。氣勢恢弘的大項目、活力四射的工業園區工地塔吊林立,車輛穿梭,人聲鼎沸,共同奏響昂揚激越的發展樂章。一個又一個令人欣喜的數字、一個又一個項目開工或投產,其影響和效應成倍數增長著。重點項目建設風勁帆滿,大項目、好項目正成為支橕黑河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強力引擎。

  大手筆謀劃 搶佔戰略高地

  『十二五』時期是黑河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全面轉型期、加速追趕期。高起點開局、高標准要求、高質量推進,對黑河是重中之重、關鍵之關鍵。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八大經濟區』、實施『十大工程』的總體部署,黑河市確定了『十二五』時期發展的總體思路,明確提出繼續推進『五個行動區』(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黑河行動區、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黑河行動區、是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區黑河行動區、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黑河行動區、高新科技產業集中開發區黑河行動區)建設,全力推進事關全局的『十項工程』,描繪出了未來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宏觀導向,確定了『十二五』期間GDP五年翻一番、財政收入四年翻一番的『兩個翻番』目標。

  為實現『兩個翻番』目標,黑河市將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強力支橕,在『十二五』期間計劃實施重點項目846項,總投資2595億元。

  該市在去年完成重點項目投資125.1億元的基礎上,今年計劃開工和建成投產重點項目88項,年度投資185億元。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參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大產業』及推進模式,確定了今年及今後一個時期重點發展的新能源、化工、礦產、新材料、農林產品、旅貿、生物(新醫藥)、光伏、節能環保及建材等『十大產業』項目,其中,重點產業項目54項,總投資31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7.1億元,年度投資超億元項目26項。到2013年底,全市『十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300億元。


  高起點定位 打造產業集群

  視野決定格局,思路決定出路。黑河市將園區作為承載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把園區建設放在立足全省、服務全國的大背景下,堅持大手筆、大思路、大氣魄,做到定位高、起點高、標准高。目前,黑河市省級以上園區達到5個,入區企業50餘戶。特別是邊境經濟合作區於1989年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中俄電力合作,重點發展硅基材料、硼基材料、鐵合金冶煉加工項目,積極構建金屬硅—多晶硅光伏產業鏈和金屬硅—有機硅化工產業鏈。截至2010年底,園區累計進口俄電38.4億度,生產工業硅27.6萬噸、碳化硼1500噸,上繳稅金2.3億,創造就業崗位3000多個,將打造成全市科學發展的示范區、現代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集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

  園區建設促進了全市工業結構的改造、提昇、加速,以合作區和愛輝區俄電加工區為代表的光伏產業,以嫩江多寶山礦產資源開發區為代表的礦產品加工產業,以五大連池工業園區為代表的礦泉產業,以九三綠色食品經濟區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以北安慶華新能源戰略產業園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初步構建起了以傳統優勢產業為支橕、高新技術產業為引導、新興產業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打造高端引導、優勢聚集、特色鮮明、彰顯核心競爭力的規模經濟,成為黑河『十二五』時期跨越發展的重要支橕。

  超常規推進 聚焦發展熱點

  招商舞活龍頭。黑河市從2008年開始,選聘了12名駐外招商員,分別赴北京、上海等地招商,引進了春秋航空公司以及工業硅生產、北藥加工等項目。2009年8月,在總結經驗基礎上,實行了駐外招商組新機制,從主要職能部門各抽調一名副處級乾部和兩名工作人員,組成16個專職招商工作組,派駐外地離崗專職招商。市政府給予每個工作組每年30萬元招商經費,兩年內完成任務的,按投資額度獎勵,未完成任務的,部門主要領導離崗招商,何時完成任務,何時回崗工作。奇招見奇效。目前,駐外招商組共簽訂合同協議32項,擬投資逾43億元,落地開工21項。

  目標催生責任。黑河市從2008年開始,創新工作目標評價體系和乾部政績評價體系,將全市的重點工作、重點建設項目和重大民生項目按照工程設計,推行了『十項績效工程』,年底由市人大牽頭進行考核,排出名次,市政府依據考評結果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對優秀工程進行表彰獎勵,對未完成或者部分完成的子項目予以通報。今年又根據省『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將『十項績效工程』調整為『十項工程』,並納入到對各縣(市、區)的目標責任制考評之中。

  數字描畫

  -已確定全市重點建設項目108項,其中,開復工項目91項,抓緊謀劃項目17項。開復工項目總投資69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8億元,同比增長32.5%。其中,產業項目56項,總投資273億元,年度預期投資69.1億元,同比增長47.1%。

  -投資億元以下項目40項,億元及億元以上項目51項,其中,5億元及以上項目9項。

  -21個項目納入今年省重點推進產業項目,總投資11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億元。目前已開復工16個,完成投資2.7億元。

  -全市重點項目已開復工41個,完成投資6.2億元,同比增長161%。

  -今年,全市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4億元,目前已完成3.6億元,同比增長13.1%。

  記者印象

  親商愛商

  尊商助商

  環境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黑河市項目建設的環境是一流的。

  有資料足以證明這一點:黑河市『十一五』期間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4.8億元,是『十五』時期的4倍,城鄉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變,先後榮膺『中國魅力中小城市』、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潛力的中國城市20強等多項殊榮;去年,黑河成為全省創『三優』的典范,今年,黑河市將投資2.7億元,繼續推進城市道路、排水等市政工程建設,並提出利用三年時間,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園林城和環保模范城的『三城聯創』目標,繼續鞏固和提高『三優』文明城創建成果等。

  優質環境使黑河成為項目建設的熱土和商家投資的福地,項目建設硬環境的打造亮點頻現。目前,黑河市立體通道網絡建設正加快昇級改造,黑龍江公路大橋已進入俄方審批程序,黑河—布市口岸浮箱固冰通道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口岸貨檢二期工程、旅檢碼頭、氣墊船待檢大廳已開工建設,北安至五大連池風景區高速、吉黑高速北安至黑河段、綏北高速北安段及市區外環路等路段年底前即可實現交工通車,北安至五大連池鐵路和五大連池民用機場項目正加快推進。

  黑河市各級領導乾部的服務理念不斷增強。今年春節過後,由市委書記、市長分別帶隊,赴上海、北京、福建、蘇杭等地,對重點企業進行了回訪,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並專門召開會議,對企業在建設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責令有關部門限期解決。黑河市實施了入企報告制和影響經濟發展環境責任追究制等制度,明確規定在重點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任何單位不經批准,不准入企檢查。完善了『定期走訪』和『一條龍服務』機制,每個大項目都明確專人提供『全過程、貼身式、保姆式』定向服務。職能部門簡化審批手續,走訪企業現場辦公,及時、准確、全面地幫助捕捉和掌握項目信息。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