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1日訊 鯉魚躍龍門是好事,但鯉魚價躍至10元/斤以上,就令市民們發愁了。『五一』後,哈市淡水魚價格節節攀昇,一個月的時間魚價上漲逾30%。據了解,消費者對海水魚還有戒心,一定程度上使淡水魚銷量上昇,加之南方乾旱漁業減產,本地魚青黃不接等因素導致淡水魚價上漲。業內人士稱,魚價下調估計要9月份以後。
鯉魚翻身價格漲三成
道裡菜市場是哈市市區內最大的淡水魚批發市場。『鯉魚開貨8.5元/斤、三道鱗9.8元/斤。』在道裡菜市場內淡水魚攤位前,一位業主告訴記者,鯉魚價格上漲最快,上個月還是6.5元/斤,這些天價格蹭蹭往上竄,現在達到8.5元/斤,上漲了三成多。而鰱魚、三道鱗、鯽魚價格也都水漲船高,漲幅和鯉魚差不多。該攤主表示,這個價位創下最近兩年的最高價,價格高自然銷售量就不大。
29日正值周末,道外十六道街市場魚攤前聚集了多位市民,一位市民購買了一條三道鱗,二斤半重的魚花了30元。『魚價漲的太快了,兩個星期前三道鱗纔8塊錢一斤,現在都12元了,同樣二斤半的三道鱗就多花了10塊錢。』多位市民聽到三道鱗每斤12元後,都覺得魚價太貴了,紛紛放棄購買。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受日本核輻射消息影響,市民對海魚存有戒心,紛紛把目光轉向淡水魚,市場需求量的增加促使魚價上漲。
需求大上市少推高魚價
哈市市民消費的淡水魚主要來自沈陽及哈市當地漁場,肇東市西八裡鄉農業站農業站長石磊表示,一個月來魚價上漲速度很快,當地鯉魚開貨價為9元/斤、鰱魚5元/斤。據石磊介紹,當地有8000畝魚池,其中三分之一是越冬池,4月20日開始起魚,當地夠分量的魚賣了很多,最近十天來沈陽過來的魚價開始上漲,帶動本地魚價上昇。魚捕撈量過大,造成現在大魚上市量不足,小魚又沒長成,形成斷檔期。而非越冬池春季剛撒苗,秋季纔能收網。另外,越冬池管理成本增加、魚飼料價格上漲也加大了淡水魚的成本。
哈爾濱鮮活水產批發市場業戶王經理指著池裡的魚說,這1萬斤魚30日早上剛從沈陽拉回來,主要是鯉魚、無鱗魚、鯽魚三個品種。『沈陽當地魚價漲的太厲害,平均進貨價達到8-9元/斤。』王經理說,漲價原因主要是去沈陽抓魚的客商多了,把價格抬起來了。由於長江流域大旱,有些地方淡水魚絕產,一些湖北的客商都跑到沈陽搶貨,而沈陽魚池又有一些出口訂單,產魚區也進入了『清塘期』,魚塘要為每年5月放養新魚苗做准備,導致這段時間內有短暫的斷檔期,使得淡水魚貨源變得緊俏。而且隨著天氣的逐步轉熱,淡水魚在長途運輸過程中死亡率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秋初魚價或降
魚價什麼時候能降?業內人士分析,短期內魚價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持續數月的罕見乾旱,讓有長江流域水產業遭受重創,即使全面救災,上市量也將大大低於往年。
『魚價回調估計得夏末秋初,雖然哈市當地養殖的淡水魚陸續上市,但本地魚養殖成本較高,上市量不大,並不會拉低價格。而9月份以後,哈市當地魚塘會大量上市,而這時沈陽市的魚也會大量進入哈市,加之氣溫日漸走低,方便長途運輸,市場魚價會有回調。』王經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