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8日訊 記者請哈師大附中學年語文備課組長、一級教師周廣偉,對2011年新高考語文試卷進行了點評。周廣偉老師說,語文試卷發生變化的地方是:選做題將外國小說換成了中國小說;語言文字運用題將『補寫內容』換成『長句變短句』。高考語文內容上基本都是教材范圍之內,沒有超出新課程標准的試題。與去年語文試卷相比,結構形式甚至分值都幾乎一致。試題符合『教學大綱與考綱』對於學生能力要求,考試內容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感知聯系起來,把知識技能的考查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查有機結合起來,體現了新課改精神。
『補寫』換成『長句變短句』
今年高考是我省實施新課標後的第二年高考,選做題關注人生,作文題關注社會。考題以穩定為主,試題布局沒有變化,這也是從穩步推進新課程改革方面考慮的。
試卷題型分布與去年的我省新課標卷一致。Ⅰ卷還是由現代文小閱讀、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選考類現代文大閱讀構成。Ⅱ卷語言文字應用題由成語、病句、語句銜接、仿寫、作文構成,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只是語言文字運用題將『補寫內容』換成『長句變短句』,這也是考生能力范圍之內的,試卷整體給考生一種熟悉的感覺,這也有利於新課改的穩步推進。
考試內容沒有超綱
內容上沒有超出新課程標准的范疇。小閱讀選的是金開城的《詩經》,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考查的知識點也與去年差不多;文言文仍然是人物傳記類(考生練得比較多),選的是《宋史·何灌傳》;古代詩歌選的是唐朝周朴的《春日秦國懷古》。與去年一樣,沒有考名家名篇,一方面,體現考試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更加重視的是能力的考查。名篇名句默寫分別是:《論語·述而》、李白的《蜀道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選考類大閱讀分別是林海音的小說《血的故事》和《下筆不覺師造化》(摘自《黃賓虹傳》)。四個成語『步履維艱』、『塵埃落定』、『妙手偶得』、『指日可待』都是考生耳熟能詳的。選做的人物傳記題當中的探究題關注的是考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體現的是新課程的人文關懷。
作為考試的第一科,語文試題平穩,對於穩定考生的心態,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