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賦予老工業城市增長新極 東北網記者對話齊齊哈爾市市長
2011-06-15 19:40:0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韓冬炎在齊齊哈爾展區察看參展產品 。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東北網6月15日訊(記者 孫曉銳) 15日,第二十二屆哈洽會隆重開幕。在哈洽會現場,東北網記者就齊齊哈爾市在大項目建設、園區建設、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等經濟發展問題對齊齊哈爾市市長韓冬炎進行了專訪。

  東北網記者:齊齊哈爾是老工業城市,產業基礎較好。我們了解,近兩年齊市大項目建設進展較快,請您談談齊市近兩年大項目建設的主要亮點是什麼?

  韓冬炎:作為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城市,我們搶抓國家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黑龍江省建設『八大經濟區』、實施『十大工程』的戰略機遇,堅持『全黨抓項目,全民搞招商』,大項目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其中,工業項目建設是最大亮點。去年以來,我們每年都確定200個重點推進的大項目,其中工業項目佔80%以上,呈現出建設速度快、投資額度大、拉動效應強的特點,在全市形成了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並駕齊驅、老項目與新項目同步推進的良好態勢。

  在新上大項目方面,去年我們成功引進和建設了一拖(黑龍江)東方紅工業園、黑龍江龍華新能源汽車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工業大項目。這些大項目的落成,對於促進裝備制造業優化昇級、加快由農產品生產基地向加工基地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在謀劃大項目方面,去年我市與呼倫貝爾市及華能公司簽訂了聯動發展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合作項目,項目建成後可為我市乃至我省西部地區提供充足的清潔能源和化工原料保障。我們積極支持地方央企上大項目,在爭取國家支持我市一重等大型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協調我市各大企業總部加大對我市的投資力度,目前已與中國北車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央企取得共識,合力推進我市軌道交通裝備公司建設新一代中國鐵路貨車和特種集裝箱、三大軍工企業民品發展等一批重點項目。近期,我市還與廣西梧州中恆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我市建設生物制藥產業園。

  同時,我市的城建和旅游項目建設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按照城建項目體現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旅游項目建成精品的目標來推進實施。

  東北網記者:毋庸置疑,項目建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非常難做好的工作。請您談談齊齊哈爾市項目建設有哪些好的做法。

  韓冬炎:近兩年來我市的項目建設工作,主要做到了『三抓一建』:一是抓園區。把園區作為項目建設的主戰場,作為企業集聚、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全面提昇承載項目的能力。二是抓招商。我們根據自身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首先有針對性地選擇與我市產業結合較為緊密的大企業,實行定向、定位、跟蹤招商,效果十分明顯。三是抓配套。依托現有大企業和新上大項目,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配套產業,加快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四是建機制。主要是建立健全領導包保、部門服務、合力推進三個機制,確保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東北網記者:齊齊哈爾是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園區建設方面的優勢和特點有哪些,未來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是什麼?

  韓冬炎:哈大齊工業走廊齊齊哈爾規劃區總面積112平方公裡,我市對主導產業進行了科學規劃,在做大做強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積極培育『三新』(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產業,實行錯位發展和集群發展,與哈爾濱市和大慶市形成了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發展格局。

  『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全面實施園區建設『15211』工程。即以一重、北鋼、黑化等企業為龍頭,將富拉爾基工業園區打造成為年銷售收入1000億元的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研發生產基地;以建設交通運輸裝備制造產業園為牽動,將齊齊哈爾南苑國家高新區打造成為年銷售收入500億元的『三新』產業集聚區;以一拖(東方紅)工業園、騰翔鑄鍛造、蒙牛乳業等新項目為依托,將北苑開發區建成年銷售收入200億元的全國大馬力拖拉機生產基地和全市重要的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產業基地;以物流園區、汽貿城和多家木制品加工業建設為依托,將鐵鋒工業園區打造成為年銷售收入100億元的我省西部地區最大的現代物流中心和木門制造基地;以煤油化工產業為依托,將昂昂溪打造成為年銷售收入100億元的石油化工產業園。

  東北網記者:我們發現,國內幾乎每個城市都借助高新區建設,帶動了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齊齊哈爾市南苑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晉昇國家高新區,如何把握這個機遇搞好園區建設並規劃城市發展。

  韓冬炎:隨著齊齊哈爾南苑高新區晉昇為國家級開發區,我市確立在『十二五』期間將其建設成為以高新技術為引領,以裝備制造和綠色食品產業為依托,以培育『三新』產業為方向的發展定位,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帶動全市經濟科學跨越發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們根據國家要求,對高新區建立起了新的管理體制,完善了相關政策,正快速推進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我市借助南苑高新區晉昇為國家級高新區和哈齊鐵路客運專線齊齊哈爾南站建設的雙重契機,做出了以南苑高新區和鐵路南站為基礎,把南苑新區建成現代化新城的重大決策。

  東北網記者:齊齊哈爾是中國綠色食品之都,近年來在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請您介紹一下齊齊哈爾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主要成效?

  韓冬炎:近年來,我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始終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戰略,經過多年的努力,綠色食品產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基地規模進一步擴大。全市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達到1200萬畝,佔全省的1/5,佔全市總播種面積的1/3以上。二是開發領域進一步拓寬。全市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認證數量達到11大系列、1400個產品。三是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共有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加工企業72家,銷售市場遍布於全國各地,以及亞洲、北美洲和俄羅斯等國家。四是『綠博會』品牌進一步提昇。自2001年以來,中國(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屆,總成交額達1400多億元。

  東北網記者:請問韓市長,齊齊哈爾在加快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韓冬炎:我市始終把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作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我們采取加快基地建設,不斷擴大綠色食品生產規模;壯大龍頭企業群體,延伸綠色食品產業鏈條;積極鞏固拓展市場,提高綠色食品市場佔有率;加強市場監管,打造綠色食品之都誠信品牌;完善扶持政策,健全綠色食品發展保障機制等手段,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加大宣傳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予以推進。

  東北網記者:請問韓市長今後齊齊哈爾市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有哪些設想,具體目標是什麼?

  韓冬炎:下一步我市在綠色食品發展上,將根據市場需求,擴總量、建基地、壯龍頭、抓認證、創品牌、拓市場、強監管,在『量、質、價、長』四個字上下功夫,『量』是指綠色食品的產量要增,『質』是指綠色食品的品質要提高,『價』是指綠色食品的價格和效益要增長,『長』是指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的產業鏈條要長,力爭到『十二五』期末把『綠色食品之都』品牌叫響全國,把我市基本建成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促進我市由綠色食品生產大市向綠色食品加工大市轉變。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達到1600萬畝,佔總種植面積的47%,產量達到1028萬噸。綠色、有機、無公害畜禽飼養量達到1000萬頭(只),年產量40萬噸。規模以上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達到88家,年加工量228萬噸。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