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17日訊 今年前4月,哈爾濱市涉及殘土車的交通事故有153起,造成41人死亡,頻頻違法的殘土車成為眾矢之的。前不久,哈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強殘土車管理問題,並於16日公布了將集中整治殘土車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同時將出臺收取擔保金、建立殘土車管理臺賬等長效舉措。這一次,哈市政府決心徹底解決瘋狂殘土車給冰城帶來的傷痛。
連日來,哈市交委會調研發現了殘土車的癥結所在:一是建設管理出現缺失,開發商違法在建築商沒有進場前便對殘土運輸進行發包,甚至多次轉包,人為壓縮了運輸企業和車輛所有人的利潤空間,而此時相關部門還沒有履行監管職能,管理出現真空地帶;二是運輸企業管理不規范,為爭得運輸承包權,也存在惡意壓價競爭行為;三是殘土車駕駛員素質偏低,對其監督宣傳教育培訓缺失;四是不排除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和個人勢力保護行為的存在。
16日,由哈市交委會制定的《全市集中排查整治殘土車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臺,從6月10日起至11月30日,哈市將開展排查整治殘土車違法行為專項行動,並成立領導小組。截至目前,已在南崗、群力、松北、哈西四個區域走訪調查在建出土工地54個。由城管、行政執法、交通運輸、交警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將對上述四個區域進行重點監管整治。同時定點設卡,加強公路大橋、松浦大橋、松北大道、先鋒路(道外段)、長江路、征儀路、學府路、公濱路、進鄉街、哈平路、城鄉路、哈東路、群力大道等主要出城口的管控。
《方案》中對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和分工進行了明確,並要求從即日起對殘土車建立管理臺賬,實行每日報告制度,同時實行現場辦公、聯合檢查、分別處罰的方式。
整治殘土車部門分工
聯合城管、行政執法等部門對全市各建築工地進行排查,逐一建立管理臺賬,檢查施工圍擋、衝洗設施、出入口硬化、保潔人員等措施落實情況,嚴把殘土車裝載、苫蓋、清洗、除水和監督『五個環節』。同時,對發現的不具備運輸殘土資質、違反合同約定、不文明守法運輸,或者相關執法部門抄告的違法違規的單位和個人采取處罰、整改、停工等措施,列入『黑名單』重點監管,並納入企業信用評價體系進行管理。
負責對運輸車輛《建築垃圾排放處置證》、《建築垃圾准運證》、《運輸卡》的核發及批後管理;對建築工地垃圾排放工作進行檢查,嚴禁超載、密閉不嚴、未清洗車輪和號牌的殘土車駛出工地;指定消納場,會同市公安交管局編排運輸路線,建立消納登記回執制度,加強回執反饋等方面的管理。
負責加強對建築工地和路面的監督檢查,有效監管建築垃圾排放行為,對不辦理《建築垃圾排放處置證》和《建築垃圾准運證》、超載、遺撒偷卸、工地未硬鋪裝、未清洗車輪和號牌的違法違規排放的單位、個人作出行政處罰。
負責建築垃圾運輸車輛證牌檢查,對超速、超載、闖紅燈、涉牌涉證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派專人負責配合交警開展殘土車整治工作,並對阻撓執法、暴力抗法行為進行制止和處理,保證聯合執法檢查工作正常進行。
源頭管理——政策法規提供保證
抓緊制定相關規章,在全市實施殘土運輸管理的工地開工預審、殘土運輸作業道路安全和衛生擔保金制度,並盡快發布實施。
嚴格發放規劃用地許可證,在發放開工通知單、工程開工驗線前,必須向建委、城管、執法、交管部門通報,形成工作鏈條,強化源頭管理。
加強對運輸資質的審核監管,對違法記錄多、發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車輛的殘土車駕駛人及車主,一律取消從業資格;對已經取得貨車營運資格的駕駛人進行一次再審查,不符合條件的,堅決清出貨運車輛駕駛人隊伍;積極推進殘土車行業協會的成立,力爭6月底前完成組建工作。
市法制辦
市規劃局
市交通運輸局
日常管理——處罰整改齊抓共管
市建委
市城管局
市行政執法局
市公安交管局
市公安局巡警支隊、刑警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