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8日訊 昨天,哈爾濱市700餘家物業『管家』共同通過我市首個《哈爾濱市物業管理行業自律公約》,該公約在物業全行業具有約束力,違反公約的物業公司將視情節輕重,接受警告、通報批評、限期整改、降低或取消資質的處罰。
據市物業管理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現有物業企業700餘家,因過去個別物業公司只收費不管理、高收費低服務等管理現狀的存在,一度與小區居民間發生矛盾與糾紛,致使居民不交費、物業公司棄管等惡性事件發生。
此次出臺首個物業管理『自律公約』,對於進一步規范我市物業企業行為、保護廣大業主合法權益將起到推動作用,同時也是我市物業行業一個新的服務標准執行准則。按照公約要求,各物業企業共同約定———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或政府定價收費,提供質價相符的服務,不亂收費,不侵佔業主公共利益;加強企業自身建設,健全管理制度,杜絕惡意棄管行為的發生加強房屋維修和養護,公開服務電話,實行24小時受理居民報修,急修項目1小時內到現場;堅持開展便民服務活動,做到『電不過夜、水不過天、小修不過三天』。維修及時率達到100%,滿意率達到95%以上。
各物業企業加強對居住環境的管理,嚴管私拆亂建,搞好綜合整治,樓院乾淨整潔,設備設施完好,車輛管理有序,道路完好暢通,綠化養護達標,治安秩序良好。樹立『先服務、後經營』,誠實守信的企業形象。
據了解,該公約由會員大會共同約定,對會員及全行業具有約束力;協會是執行公約的監督機構;公約執行情況記入企業誠信檔案;對違反公約的物業企業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取消會員資格、建議行政主管部門降低或取消資質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