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乾線公路5年改造9616公裡 訪省公路局局長朱金玉
2011-06-20 14:18:5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勇 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0日訊(高勇記者楊林川) 『十一五』期間黑龍江乾線公路養護管理成效顯著,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作為邊疆省份,我省克服了經濟欠發達、地方財政薄弱等實際困難,全面提昇乾線公路路況和養護規范化管理水平,為發揮我省國際公路運輸大通道的區位優勢和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支橕保障。為此,記者采訪了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省公路局局長朱金玉,他著重向記者介紹了我省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記者:我省正在實施的『公路建設三年決戰』工程,今年已進入收官之年,我省的路多了,公路的養護和管理任務也會越來越重,您怎麼樣看待這個問題?

  朱金玉:三年決戰建設任務完成後,除大興安嶺地區通一級公路,其餘12個地級市全部通高速公路,64個縣(市)中的34個通高速公路;其餘縣(市)、省內重點旅游區、礦產資源重點開發地區、所有沿邊開放口岸、邊境互市貿易區通二級以上公路;全省鄉(鎮)和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面公路。屆時,我省高速公路總裡程將近4000公裡,高等級現代化公路網絡基本形成。公路建設越多,養護任務越重,公路建設大發展、快發展,對養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記者:請您談談『十一五』期間,我省乾線公路養護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朱金玉:『十一五』期間,我省共投入小修保養資金32.85億元,投入大中修改造資金72.48億元,改造裡程9616公裡,改造面積315萬平方米;投入2.85億元,實施安保工程;投資9.03億元,完成危橋改造維修36129延米/510座;公路綠化新植喬木2086.6公裡343萬株,美化香化21074.6公裡,美化香化裡程達81.5%,可綠化路段實現全部覆蓋。公路養護MQI和優良路率穩步提昇,全省公路路況明顯改善。

  路政管理成就顯著:共檢測貨運車輛1012萬輛,查處超限車輛55.1萬輛,卸載車輛17.6萬輛,卸載噸位95.5萬噸,全省超限超載率下降到4.2%。因車輛超限引發的交通事故率年均下降15%左右。2010年9月,省公路局路政許可大廳被交通運輸部命名為文明示范窗口單位。同時,截至2010年底,我省共建成國家級文明建設先進單位5個,全國交通系統文明行業3個,省級文明單位(標兵)162個,國家級『青年文明號』11個,省級青年文明號86個,國家級文明樣板路2條。目前,全系統已建成各級各類文明單位1752個,佔全系統應建單位總數的98.4%。 


  記者:今年是每5年一次的『全國乾線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檢查年』,迎『國檢』對我省公路養護與管理有哪些促進作用?

  朱金玉:『十一五』以來,按照交通運輸部的有關要求,省交通廳高度重視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不斷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公路養護管理水平逐年提高,通行能力顯著增強。為迎接全國乾線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檢查,加大投入,全面整治路面病害、危橋、路容路貌,全省公路養護與管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一)加強日常養護管理,公路養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是建立公路養護管理省月巡、市周巡、縣日巡巡查制度,成立五個工作組,將全省劃分為五個片區,對全省國省乾線公路養護管理實行包片巡查,采取常規巡查和突擊巡查的方式,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全省推進。二是養護資金實行計量支付,制定下發了《黑龍江省國省乾線公路養護工程計量支付管理辦法》,切實執行合同管理、工程監理和質量簽證制,確保養護工程施工質量。三是加強預防性養護投入,實行規范化養護作業,節省公路周期養護成本,保證公路養護質量。四是實行綠色養護,選擇低排放的機械設備和低污染的材料進行養護作業,養護材料盡可能循環利用,構建綠色、環保、和諧公路。五是加強養護評比工作,修訂完善《黑龍江省國省乾線公路養護管理競賽評比辦法》,分層級對地(市)公路處和站(段)進行考核評比,每年中期和年末開展兩次定期檢查,並將檢查結果通報全省,兌現獎懲,有效地調動各地的積極性,促進養護質量和管理水平同步提高。

  (二)加強橋梁養護管理,橋梁安全運營水平進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間,我省積極推行橋梁養護工程師制度,全面及時掌握橋梁技術狀況,實施動態管理,確保公路橋梁安全運營。一是積極運用公路橋梁管理系統,科學編制和調整橋梁養護計劃,使橋梁技術檔案全面實現電子化動態管理。二是明確責任,要求各級公路管理部門始終把橋梁養護、安全管理作為公路養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紮實推進橋梁養護管理各項工作,全面推行橋梁養管責任制,將每一座橋梁的養護和監管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確保橋梁養護安全責任落到實處。三是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明確和規范了橋梁管理工作的各項程序,並嚴格執行。四是強化橋梁檢查工作,建立省、市、縣三級橋梁養護工程師管理體系,保證日常檢查、經常檢查、定期檢查頻率,對三、四、五類橋梁安排具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特殊檢查,對排查出的危橋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置。五是定期舉行橋梁工程師培訓班,提高橋梁檢查及危橋加固等工作水平。

  (三)加強危橋改造、安保和大中修工程,路網通行能力進一步提高。通過實施危橋改造工程、安保工程和大中修工程,使我省乾線公路抗災保通能力明顯加強,減緩了公路病害蔓延發展的勢頭,公路通行服務能力大幅提昇。

  (四)加強公路綠化美化,行業文明形象進一步提高。通過加強公路綠色通道建設和香化美化工作,各地達到了喬冠、花草相結合,高低錯落層次分明,三季有花的立體公路綠化效果,真正構建了『暢、潔、綠、美、舒』的公路交通環境,樹立了公路行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五)加強科技研發應用,預防性養護水平進一步提高。根據我省寒區特點及我省實際,認真做好科技研發推廣和應用。一是積極推廣應用碳纖維加固橋梁、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損修補等新技術。二是購置路況檢測車,委托檢測機構對路況進行檢測,依據檢測結果,科學合理制定公路養護計劃,加強公路全面養護、預防性養護、科學養護,使公路使用年限達到設計標准。三是加大對白色路面和黑色路面補裂縫工作力度,瀝青路面灌縫應用改性合成瀝青,水泥路面裂縫修補應用道康寧材料和設備,采用冷補料修補坑槽。在科學養護、機械化養護方面積極研究探索新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效果明顯。伊春新青公路站自主研發的路面灌縫設備和切縫設備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並申報了專利;雙鴨山寶清公路站等許多養護單位應用美國道康寧灌縫技術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補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積累了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技術儲備。四是在公路養護中,不斷推廣和應用改性瀝青混凝土、瀝青路面冷再生、稀漿封層、各種纖維、錨噴技術、舊路標線清除等預防性養護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有效地提高了公路養護科技含量,延長了公路使用壽命。

  (六)加強應急搶險工作,公路安全暢通能力進一步提高。及時下發《國省乾線公路防汛保通工作通知》、《國省乾線公路冬季養護工作的通知》,把公路保通作為全年養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七)加強養護體制改革,乾部職工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認真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有關要求,積極推進養護體制改革。對乾線公路管理機構實行改革。管養國省乾線公路裡程超過100公裡的縣(區)分設國省乾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兩個管理站,其他管養國省乾線公路較少,裡程不足100公裡的縣(區)只設農村公路管理站,國省乾線公路由農村公路管理站代養,相應經費核撥到農村公路站。通過改革,目前,全省管養乾線公路站段有45個,其餘58個站段的乾線公路全部由農村公路站代養,進一步理順了管理體制,明確了管理職責,精減了機構,降低了行政成本。二是創新機制,調整了養護資金撥付渠道,實現小修保養資金計劃下達到縣,資金撥付到縣,減少了中間環節,避免了層層擠佔挪用養護資金問題,有效發揮養護資金投資效益,調動了基層養護單位的積極性。三是建立職工身份置換機制。根據國省乾線公路養護管理單位職工年齡偏大、退休人員較多的實際情況,從保持穩定和改善結構的角度出發,采取老人老政策、新人新辦法,具備事業編制的老職工退休和個別人員調出後,新招收人員一律按照合同工管理,逐步減少事業編制人員,用換血的方式,實現人員身份置換的平穩過渡。

  朱金玉告訴記者,五年來,全省公路養護管理事業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建立科學的保障機制。始終遵循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而且是可持續發展的養護理念,對公路養護管理提早統籌規劃、盡早下達計劃,保證了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有序實施。科學合理安排國省乾線公路小修保養資金,實行計量撥付,專款專用,確保到位資金全部用於養護工程。完善制度法規保障體系。根據《公路法》,我省制定了《黑龍江省公路條例》、《黑龍江省農村公路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以及《黑龍江省公路路政管理規定》等地方政府規章,不斷建立完善各項制度和規定,指導、規范公路養護管理,推進養護管理的規范化進程,逐步實現養護管理的制度化、標准化,更好的適應新形勢和新機制的需要。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