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8日訊 題:『五尺掃把』譜寫奉獻者之歌——記南崗區城市美容師劉玉梅同志
柏凡露 記者張強
自1994年選擇了平凡而崇高的環衛清掃崗位,劉玉梅在環衛戰線上一乾就是17個春秋,工作中,她不怕髒、不怕累,任勞任怨,埋頭苦乾,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准默默無聞的奉獻著,弘揚了『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她把美好年華獻給了執著追求的環衛事業,用五尺掃把譜寫了一曲無私奉獻者之歌。
愛崗敬業,竭誠奉獻。剛到環衛局上班時,周圍的人不理解她,她卻甘當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正如她現在所說的『乾一件事,就要把它乾好,把它乾好就會很有樂趣』。工作中她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髒活累活搶著乾,哪裡街路污染量大,哪裡就有她忙碌的身影。秋季菜葉、樹葉、蔥葉成堆,她主動清理,搶先抓早;冬季清冰雪連班作業,從不抱怨。由於工作成績出色,2000年她被任命為革新小隊副隊長,走上新工作崗位後,她更是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積極主動配合正隊長工作。每天她騎車巡視的身影遍布轄區的大街小巷,隨時隨地解決街路出現的問題,由於她勤於鑽研、吃苦耐勞很快就熟悉了業務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獨立跟班作業。
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由於工作業績突出,2002年劉玉梅被派到蘆家一隊任隊長,主抓小隊全面工作。蘆家一隊背街巷道多,小隊又嚴重缺員。劉玉梅到任後每天堅持逐街逐巷巡視,無論走到哪裡,看到沒掃完,她都會馬上拿起掃帚與工人一起完成作業;為了確保工作質量,她每天堅持早來晚走,經常從凌晨3點多開始工作到晚上7、8點鍾,一乾就是十五、六個小時。由於長年在街路巡視,她的腿因勞累過度患了脈管炎、足跟痛,走起路來鑽心的疼,為了不耽誤工作,她打上封閉針,一瘸一拐的堅持工作,實在堅持不住了,愛人給她買了一臺電動腳踏車。冬季清冰雪是最勞累的,工作量之大只有親身體驗過纔能知道,劉玉梅每一場雪都連續三班作業,和職工們頂風冒雪奮戰在第一線。為了加快清運冰雪速度,她每天凌晨3點前到崗,巡視現場後,合理調配安排人員。並且按照清冰雪指揮部統一指揮,不分份內份外,哪裡需要就到哪去,高標准、高質量地完成清雪任務,毫無怨言。劉玉梅小隊負責的清雪路段長江路是主乾路,標准與質量要求特別高,時間緊,任務重,為搶前抓早完成任務,她與愛人商量將自己家機動車調來為單位無償倒雪,有了機動車幫忙,工作效率提高了幾倍,還減輕了小隊工人們的勞動強度,在她的帶領與感召下,小隊職工勞動熱情高漲,每次總是第一個完成清雪任務。
開拓創新,革新創業。2007年12月,南崗區城管局實行的『掃保一體,網格化管理』,在蘆家一隊率先試點,劉玉梅在工作中刻苦鑽研,不斷創新,使新工作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並將成功經驗介紹給其他作業隊伍推行。城管工作實行改革後,於2010年1月街路清掃保潔試行內部承包,為了便於開展工作,大隊領導將她調任革新小隊任隊長,將小隊做為改革試點,她又不斷摸索新工作方法。因革新小隊地理位置重要,轄區有全市樣板街中山路,同時也是省政府所在地。開展清掃保潔承包試點工作後,她每天起早貪黑,摸基礎數,做職工思想工作,多次召開職工大會將改革的意義、當前形勢等及時傳達貫徹到每位隊友,使全小隊統一了思想;改革中,她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因人而異,正式職工張雲霞原是負責中山路的保潔員,工作不積極,不願乾清掃工作,她耐心細致的做思想工作,講解改革細則,張雲霞工作熱情高漲,現任任務量最大的市場清掃組組長。臨時工劉忠學原是清掃員,負責中山路、光芒街、比樂街、人和街等路段的清掃工作,劉玉梅看他能力強,將其提拔為清掃小組長,他的工作積極性高漲,帶領組員主動工作,下班後經常義務加班,保證了責任區的環境衛生質量。通過劉玉梅不斷探索,小隊工作井井有條,成為了大隊的改革先鋒。
節儉為公,熱心公益。2005年初,因華山路打通工程,小隊倉庫動遷,掃帚等很多工具沒有地方放,為了不給大隊領導添麻煩,她發動全隊職工撿板子、拾木頭,到愛人工作的地方撿回不用的苫布,又要了一些木方。在不耽誤正常作業的情況下,帶領小隊職工利用休息日,在宣威街一處廢棄地蓋起了一個70多平方米的簡易倉庫,解決了車輛、工具存放的難題。她不僅工作乾得出色,還熱心公益事業。2005年,她得知家住大成辦事處中和社區困難學生欽培夕,姐姐癱瘓,母親有糖尿病、心髒病,從那以後,劉玉梅在生活並不富裕的情況下,每年資助欽培夕800元,過年過節也都去看望。
關愛職工,樂於助人。劉玉梅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職工王福榮大手術,她自掏腰包買水果去醫院看望。職工王飛作業時突犯腸梗阻,劉玉梅打車將他送去醫院,並墊付手術費,醫生說虧得送得及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小隊有3名無家可歸的臨時工,她想方設法給他們找住處,解決生活後顧之懮。夏季為了防止職工中暑,她每日把煮好的綠豆水、糖茶水親自送到一線工人的手中。在職工心中,她是一個好隊長,是職工的貼心人,可對於家庭和孩子,她心懷愧疚。孩子兩歲半就被獨自留在家中,愛人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為其洗衣服做飯,生病時總是愛人陪孩子上醫院,每當孩子央求她陪伴時,她總是無言以對。2004年,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時,劉玉梅是在工作一線,安排完工作後趕去醫院,連父親最後一眼也沒來得及看。
劉玉梅經常講:『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只要大家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城市環境一定能搞好』。劉玉梅正是通過這樣一點一滴、細致入微的工作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真誠感動職工,在職工中樹立好的榜樣。每天的晨曦中她第一個迎來陽光,暮色中她最後一個送走夕陽,風雨中有她彎腰清掏的身影,烈日下有她揮帚掃地的唰唰聲,劉玉梅把幾十年的光陰奉獻給了環衛事業,她沒有轟轟烈烈的業績,也沒有動人的豪言壯語,她平凡朴實,不求索取,像一棵小草,默默地把春天奉獻給人們,她無愧於一名『優秀的城市美容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