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訊 5月份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直接帶動豬肉零售價格上揚。在對市場、超市及生豬養殖企業進行走訪後,物價部門指出,大慶市豬肉供應量基本穩定,可以滿足市民生活需要,從養殖成本等因素來分析,豬肉價格將繼續高位運行。
豬肉平均價超過15元
近日,記者走訪大慶市多家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後發現,豬肉精瘦肉、前槽、後?、腰條的零售價格分別為每斤16.8元、14.8元、14.8元、13.8元,均價為15.1元。與上個月的均價12.98元相比上漲了16.3%,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101.3%。
『豬肉零售價格上漲,源於生豬出欄價格的提高。』多家超市的負責人介紹說。這在物價部門的監測數據上也可以顯示出來。
據了解,上周五大慶市生豬出欄價為10元/斤,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
本月生豬均價為9.3元,比上月上漲了14.1%,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69.1%。
養殖成本增加是漲價主因
生豬、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是受養殖成本增加所致。
『目前,大慶市玉米、豆粕等飼料價格不斷昇高,仔豬價格同比上漲80%以上,養豬人工成本大約提高25%,大幅增加了養殖投入成本。』養豬大戶李柏森介紹說。另外,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特別是2010年上半年,養豬行業虧損導致能繁母豬被過度淘汰,小規模養殖戶大量退出,生豬存欄量縮減,造成豬肉市場供應偏緊,直接刺激零售環節價格上漲。再加上局部地區發生疫情,仔豬存活率和補欄數量均出現下降,北豬南調等使得北方市場供應量短缺,多因素下豬肉價格持續上漲。
豬價仍將在高位盤旋
『從養殖企業、市場價格來看,生豬和豬肉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上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市物價監督管理局成本調查科科長陳紀文說。
陳紀文說,下半年,抑制和支橕豬肉價格上行的因素將互相交織。生豬存欄量高於國家設定的正常標准,市場供應總體有保障,入夏後我市豬肉消費進入淡季,兩方面抑制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以玉米為主的飼料價格還將維持強勢,輸入型通脹壓力依然很大,國際大宗期貨交易維持高位,上游成本增加支持生豬價格上行;由於生豬生產周期較長,雖然生豬存欄量回昇,但不能即時對市場價格產生影響,進而生豬市場供應趨緊的局面還將延續。因此,後期我市豬價上行的壓力仍然較大。』陳紀文分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