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情灑抗聯路·助學龍江行 徒步公益走訪8所抗聯希望小學
2011-06-29 21:45: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靜 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志願徒步團徒步前往抗聯遺跡。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志願徒步團在趙尚志烈士紀念碑前緬懷抗聯先烈。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東北網6月29日訊(劉靜 記者 印蕾) 70年前,東北抗日聯軍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東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裝,在中華民族危亡的時刻,在白山黑水間奮起自衛,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為東北和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70年後,由社會各界35名志願者組成的志願徒步團重走抗聯路,為傳承抗聯精神,改善抗聯老區教育環境而出發。

  為慶祝建黨90周年,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員會、黑龍江省青年少年發展基金會、東北網聯合啟動了黑龍江省希望工程大型公益徒步活動——『情灑抗聯路·助學龍江行』。6月21日——28日,8天時間裡,行程2200多公裡(其中徒步200公裡),共募集建校款340萬元,將在抗聯老區援建8所抗聯希望小學。

  重走抗聯路 銘記遺志傳承精神

  唱紅歌、祭掃烈士墓、參觀紀念館,志願徒步團通過多種活動方式重溫抗聯歷史,銘記抗聯精神,發揚革命傳統。

  最讓志願者記憶猶新的還屬當地助走團走來的『抗聯通』和抗聯後代。在方正縣,志願徒步團就遇到了傳奇人物——一個28年專注寫『抗聯』的鄉土作家,出版了6部抗聯紀實專著的農民學者郭相聲。在方正縣大羅密鎮花公雞山抗聯遺址,郭相聲為志願徒步團講起抗聯英烈鄭萬昌帶領300人伏擊敵人有聲有色,志願者個個聽得入神。在湯原縣,志願徒步團遇到了抗聯六軍軍長夏雲階烈士的外孫女李慧文,聽抗聯後代講述發生在自己祖輩身上的抗聯故事,志願者們對於抗聯歷史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90後志願者辛立宸告訴記者,以前了解抗聯歷史大多通過書本、影視劇,參加了這次『情灑抗聯路·助學龍江行』的徒步公益活動,不僅看到了抗聯遺跡,聽到了抗聯故事,還見到了抗聯後代。這種口述歷史的方式讓青年一代更加直接的走近了抗聯歷史,對於年輕人了解抗聯歷史、傳承抗聯歷史有很大的幫助。

  傳承抗聯精神,讓志願者印象最為深刻的要數攀爬七星砬子。七星砬子又名『七星峰』,位於樺南、集賢、雙鴨山3縣(市)交界處,由7個突幾的陡峭山峰組成,當年是東北抗日聯軍的根據地。1936年秋,抗日聯軍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在這裡創建了修造手槍、衝鋒槍、機關槍、手榴彈的『七星砬子兵工廠』,成立了被服廠、學校,武裝了抗聯部隊。山勢較陡,山路泥濘,蚊蟲叮咬,志願徒步團沒有退縮。『這次爬山讓我親身體驗到了革命先烈戰斗環境的艱苦,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志願者魏暉道出了所有志願者的心聲。

  情灑抗聯路 團結協作播撒愛心

  參加此次徒步活動的35名志願者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中有工人、退休乾部,有希望工程受助生、有在海外求學的留學生。一路行走,他們中有的人成了貧困兒童的知心朋友,有的成了鄉村小學的幫助義工,有的為老黨員送去關懷,有的幫寒門學子增強自信……這份無法計數的愛心清單,為抗聯老區帶去了新觀念,給農村小學的學生種下了愛心的種子,帶去了快樂和健康……


方正縣大羅密移動抗聯希望小學奠基。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哥哥姐姐再見』,『你們會再來嗎?』,『叔叔給我留個言吧』,『以後我也要考上大學』……這是志願徒步團的志願者與方正縣大羅密小學的孩子們分別的場景。面對孩子們的眼睛已布滿淚水,300多個孩子把車輛圍得水泄不通,很多志願者也跟著哽咽起來。3個小時前,志願者為孩子們捐贈愛心圖書,一起游戲,整個學校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志願者劉洋深有感觸,『真的沒想到我們只做了一點點,就讓孩子們這樣感動,我一定把農村孩子的學習精神,講給自己的孩子、講給身邊的人聽。』

  這個助人為樂的團隊,此行中也完成了自我『修煉』。嚴格按照日程安排准時參加活動,節約糧食,不亂扔垃圾,腿上受傷的志願者盧丹一直堅持與團隊同行不掉隊,身為醫生的志願者叢雲峰救助偶遇的暈倒女孩……省青基會秘書長楊晶一路走下來感慨很多,『在這個團隊裡,好像每名志願者都是團長,隨便哪一個人說「站隊」,大家都會迅速集中在隊旗下。』

  8天的行走,也讓平民公益的理念得到更廣泛的認同。志願者王玉林和李井武告訴記者,以前一直認為公益是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大老板纔可以做的,其實,公益是人人可參與的,只要多多關注這些孩子,有空時陪他們做做游戲、聊聊天,也是為希望工程獻了愛心,也為公益事業出了一份力。

  助學抗聯路 新學校新內涵新希望


志願者與林口縣黑背小學學生一起上課。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今年國慶節,林口縣黑背小學將會有另外一個響亮的名字——『證券之光抗聯希望小學』。黑背村小學現置於西廂房的學生食堂和教室,有30多年『房齡』,現在,房子架子佗頭已腐爛,牆面脫落,牆壁多處裂縫,屬D級危房。在省證券業協會『龍江證券愛心基金』捐贈40萬元建校款的支持下,加上當地政府的匹配資金,將為黑背村小學擴建一棟800平方米的教學及食堂用房。

  在愛心企業的資助下,除黑背小學外,尚志、方正、樺南、湯源、寶泉嶺、饒河、孫吳等抗聯老區也將誕生另外7所抗聯希望小學。志願者孟凡傑退休前在教育領域工作了近40年,他告訴記者,改善農村的教育環境,縮小城鄉差距,不光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企業等方方面面的支持,而『情灑抗聯路·助學龍江行』這樣的徒步公益助學活動就調動整合了多方社會資源,企業的物質捐助,志願者的精神援助,將對改善農村小學的現狀起到助推作用。

  省青基會理事長谷為告訴記者,援建抗聯希望小學的援建不僅僅是讓抗聯老區的孩子們不用在漏雨的教室裡上課,不用在裸露的土地上開展體育活動,更重要的是,傳承抗聯精神將成為學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抗聯希望小學』將承載傳播抗聯歷史、延續抗聯文化的重任,成為抗聯文化的宣教基地,成為弘揚抗聯精神的重要載體。

  記者從省青基會獲悉,未來五年,青基會將根據實際需求情況,針對改善抗聯老區的教育環境制定規劃,力爭在在全省抗聯老區援建100所『抗聯希望小學』,切實協助政府改善抗聯老區的教育環境,幫助抗聯地區的後代的受到優質教育。



志願者的到來為孩子們帶來了歡樂。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