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夕陽正紅、暖輝融融——記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於曉玉
2011-06-30 12:31:41 來源:東北網  作者:趙嘉妮 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9日訊 (趙嘉妮 記者 王蕊)2007年12月28日,於曉玉老師獲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她說,那一刻,她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心中惦念更多的,仍是她培養、教育和挽救過的青年學子們。這就是於曉玉老師,一個真正關心著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老師。一位雖然早已過退休年齡,但仍堅持在教育第一線,向青年學子們播撒融融暖輝的教育工作者。

  挽救懸崖邊上的年輕生命

  2004年9月的一個一天下午,一名大三的學生來到心理諮詢室。他在傾訴中透露出平時他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比其他人更追求完美,但負面情緒較多,導致與同學們關系疏遠。那年他的父母離異,他認為天作之合的感情卻以女友提出分手收場,而當再一次撥通對方電話時得知對方已經有了新的戀人時,他徹底絕望了,父母離異帶來的創傷尚未愈合,種種不幸接踵而來,他十分想不明白,情緒幾近崩潰,結果產生了輕生的念頭......自殺未遂後,他找到了於老師,哭訴著自己的痛苦。

  這時,於老師像母親一樣遞上面巾紙,擦去了傷心的淚水。於老師耐心傾聽,與其共情,從中找到問題的切入點,及時疏導鼓勵,使他衝動的情緒得以緩解,直到露出笑容。面對著曾經險些隕落的生命,於老師此時此刻感受到這是一種生命的囑托。第二天中午吃午飯時他又一次打電話找於老師,說心裡還有些想不通。雖然這不是諮詢時間,於老師還是放棄了午休,及時接待了他。再次心理諮詢後,看到該學生心境重新恢復平靜,於老師覺得十分欣慰和喜悅。此後,每當這位同學心理出現波動,於老師都會及時的出現在他身邊,進行溝通和心理輔導。經過三年多的跟蹤,這名同學終於擺脫了心理的陰影,還考取了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進入了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家長在感謝信中這樣寫到:『於老師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來開導我的孩子,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我的孩子已經情緒穩定。回首整個心理輔導經歷,如果沒有於老師,我的孩子不知道現在會是什麼樣子,我這一生都感謝於老師。』

  5個厚厚的筆記本,600多個案例,記載著多少學子從懸崖邊勒馬回頭,重拾自信,擺脫抑郁、焦慮,撥開雲霧見月明;多少曾經灰暗頹廢的靈魂重新變得鮮活,重現生命的光彩;多少自卑不堪,自認為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學子卻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人說心理諮詢這個職業是『垃圾桶』,每個諮客都是帶著煩惱、痛苦、挫折和不良癥狀前來尋求幫助,而諮詢師的特質就是在每次諮詢時接待不同癥狀的來訪者,無條件認真耐心、全神貫注地傾聽,分析疏導化解和矯治這些心病。心理諮詢師經常會感覺能量耗盡、心裡疲勞,心情也異常郁悶。但即使如此,每當看到學生帶著苦惱郁悶和不良心態來到心理諮詢室求助時,一種骨子裡愛纔的心情都會湧上於老師的心頭,使他們心理健康成長的欲望讓於老師不由自主地進入諮詢狀態。

  成就青年學子的優良品格

  在拯救年輕學子畸形靈魂的同時,於老師又在學生群體中積極開展『團隊訓練』等課程,以及『成長團隊訓練營』等活動。2005年至2009年累計指導15個班學生700餘人,批閱碩士、博士論文168篇、33萬6千字。2009年3月至11月進行了5次題為『我是誰——DISC性格特質分析』講座,參與人數達700多人,通過一對一諮詢、團訓、講座三項合計受益學生達2000多人,98%學生評價於老師的課程為A。

  在於老師精心准備的『團隊訓練課』中,同學們都受益頗深。在課前,許多同學都感到自己十分孤獨和無助、身邊沒有什麼好朋友、無人關心,還有很多同學從小一直習慣了以自己為生活中心,很少融入集體,也有一些同學覺得自己身上沒有什麼優點和能力而感到自卑和持續的情緒低落。課後同學們都感覺到自己身上悄無聲息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心理變化。春種秋收,於老師付出的辛勞得到了豐碩的收獲。在校的和已畢業離校的同學們經常給她寫信,其中有很多都是從深圳等外地寄來的,同學們紛紛向於老師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一名學生這樣寫道:『一張小小的卡片已無法表達我對您的感激,永遠忘不了擁抱那一刻您說的那句「我永遠是你的支柱」,謝謝您,我會堅強起來,因為我知道不管再遇到什麼困難,我再也不會孤單,因為有您在我身邊。』看著幾近等身的感謝信,於老師覺得這是任何獎項、榮譽都不能代替的,是對她最大的肯定。

  退而不休,只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性格開朗、精力充沛的於老師身體很好,家境寬裕,過了退休年齡的她完全可以像其他退休教師一樣在家裡享享清福。但她始終放心不下學生們的成長,想著可以發揮一名從事教育多年、有著豐富教育經驗的老教師的餘熱。

  一次偶然機會,她意識到了大學生的思想和管理工作可以從心理學角度著手,由此,於老師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諮詢的願望油然而生。接下來就是在工作之餘開始自學心理學,參加國際創傷心理治療等相關培訓班13次,系統學習了《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520學時,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要求的基礎理論知識部分共3本書800多頁復習四遍,做練習題7500道,模擬分析20多例實際案例,學習了十幾種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為適應現在考試方式模擬答題卡練習20多遍,按要求寫了兩篇論文參加答辯,四部分考試一次通過國家二級諮詢師資格認證,總耗時一年半。這麼長時間和高強度的專業學習對於一位退休女教師來說,其辛苦可以說是難以想象的。可以在退休後的時光繼續為學生做點事情,讓於老師學習的動力愈發高漲。『只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堅定的信念就這樣伴著她一路堅持下來。

  於老師雖然是一名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在人生道路的晚年,仍然堅持對關心下一代的執著精神和人格魅力,不講條件,不提要求,堅持有一份力,獻一份熱,有一點亮,發一點光。為青年學子們的健康成長默默地工作著,退而不休,餘熱生輝。2007年國家教育部授予於曉玉老師『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的榮譽。對於贊揚和誇獎,她並不看重,因為對她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她要繼續發揮餘熱,在關心下一代的沃土上收獲更豐碩的成果。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