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5日訊(張浩 記者楊林川)近年來,同江市把發展林冠下經濟作為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積極引導農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殖業,形成了獨特的產業優勢,林冠下經濟正成為振興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同江市街津口林場的木耳養殖基地是佳木斯市林下經濟典型,在這裡記者看到:一排排袋裝木耳整齊有序,噴淋設施噴出均勻的水霧正為木耳加濕,種植戶們也在忙著采栽、晾曬木耳。種植戶蔣雲和高興地向記者介紹說:我們10戶投資了60多萬元,擺了40萬袋木耳,頭批采摘采1000多斤,預計年底每戶能盈利一萬五千多元。
為打造林下富民經濟,街津口林場建立了地栽木耳養殖基地,通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近30畝種植規模。由10位種植戶組成的木耳協會,不斷壯大的同時,積極引領廣大種植戶走科學化、規模化的增收致富之路。本著政府建設施、農民搞種養的方法,街津口林場免費為林戶提供了廠房、培養室以及一些基本的種植原材料,並在最初種植的三年內,每年度提供2萬元生產扶持資金。2010年,市林業局又出資20餘萬元,為基地新建了一棟彩鋼瓦房,兩座標准化曬水池,兩口深水岩石井及噴灌設施等,有效解決了農民分塊種植成本大、分戶經營資源浪費的問題。各項優惠政策有力地調動了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批閑置林地得到了科學有效地利用。
同時,街津口林場林冠下的養殖業也搞得有聲有色。在蜜蜂養殖基地,大大小小的蜂箱300餘個,正在采集蜂蜜的農民告訴記者,預計蜂場全年可產蜜3萬斤左右,獲利達20萬元。街津口林場還發展了五味子種植、林下養魚,林下養牛羊等,充分發揮了林場自身特點,增加農民收入。
街津口林場場長張廣龍介紹說:根據當前的林業形式,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了靠單一采伐木材過日子的路子是行不通了,只有大力發展林冠下經濟,纔是唯一有效可行的途徑,依托我們自身的綠色資源優勢,以食用菌基地為龍頭,大力發展山野菜深加工,北藥開發,特種養殖,全面調整了產業結構,形成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