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穿越
2011-07-05 23:04:2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慶七一、學講話、憶黨史、看發展』學習考察紀行(五)

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穿越

 
考察團5日在愛輝區頭道溝網箱養魚基地考察。東北網記者 曹曦 攝

  東北網黑河7月5日訊(記者 曹曦)結束了嫩江縣的考察,5日一大早,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慶七一、學講話、憶黨史、看發展』學習考察團經過一夜的火車行程,風塵僕僕抵達黑河,參觀考察農業生產現場、玉米種植示范田,開始了在這片美麗、神奇土地上的行走之旅。

  百裡無人斷午煙,荒原一望杳無邊。黑龍江墾區歷史上原本一片亙古荒原,沃野千裡、水草豐腴,又稱『北大荒』。1955年,數以萬計的知識青年來到這片荒蕪的土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墾殖,創建了一大批國營農場。如今已經建成了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商品糧基地,實現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穿越。

 

 
考察團在知青博物館參觀。東北網記者 曹曦 攝
 
考察團在別墅小區聽取小城鎮建設情況。東北網記者 曹曦 攝

  『中國大糧倉,拜托黑龍江。』去年我省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000億斤,糧食商品量達800億斤,比上年增加130億斤,全年銷往省外糧食550億斤,為糧食市場穩定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成了黑龍江人、農墾人的驕傲。黑河市委常委、主管農業的副市長趙桂英是黑河農業創新、快速發展的見證人。她說,近年來農墾九三分局與黑河市大膽解放思想、創新合作模式,開展場縣共建、局市共建,邁向農業現代化的步伐越來越快。雙方實現優勢互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解放了勞動生產力,轉移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了農民收入,實現了糧食的高產穩產。

  機械化、水利化、科技化、商品化、產業化、城鎮化是我省發展現代大農業的六項措施。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楊銘鐸說,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科技是基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大農業是黑龍江的特色,地緣優勢是不可比擬的,通過這幾天的實地考察,加深了對省委『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戰略部署的認識,各地市如火如荼的發展實踐充分印證了這一部署的科學性、正確性。『科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紐帶,要以此次考察學習為契機,積極聯系、充分調動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增強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責任感,為黑龍江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凝聚力量。』楊銘鐸說得十分堅定。


 
考察團在遜克農場藍莓種植示范基地參觀。東北網記者 曹曦 攝
 
考察團在玉米種植示范田感受現代化大農業。東北網記者 曹曦 攝

  尺把高的大豆、抽穗兒的小麥、風中搖曳的玉米,一片片綠意仿若是一幅濃郁的鄉村畫卷,讓學習考察團成員連日奔波的疲勞一掃而空。經過3 個多小時的車程,考察團趕到了位於小興安嶺北麓、黑龍江畔,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的遜克農場。在藍莓種植示范基地,親眼見識了這種神奇的小果所帶來的大效益。農場負責人介紹說,這裡的藍莓種植始於2008年,去年夏季在農場一上市就賣到100元一公斤。如今藍莓又開始掛果了,藍莓種植是高投入高產出,種植5年後畝效益就可以達到3000元。望著一粒粒青澀的藍莓果,仿佛看到了小小的藍紫色果實所帶來的大大的經濟效益。

 
現代化大型機械在玉米種植示范田作業。東北網記者 曹曦 攝

  『現代化大農業一直都是腦子裡的印象,概念性的,這兩天看了尖山農場的大豆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田、農業科技園、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田,以及遜克農場的玉米種植示范田,纔切實感受到了現代大農業的壯觀、恢宏,真是進入了一個躍昇階段,看後感覺很激動、很震撼。』省委統戰部部務委員郭龍川顯得很興奮。他說,歷史給黑龍江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北大荒精神』,這是一筆永久的財富,我們要充分發揚這種誠信、務實、創新、卓越的核心價值觀,把這種精神的力量付諸於實際工作中,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為保障和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連日來的考察學習讓省信訪局宣教處處長馮玉東一路都很振奮。參觀完知青博物館,難掩飾心底的激動,他說,在實地考察中,現代化大農業的壯觀、場縣共建的雙贏帶給農民、職工的實惠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隨著上山下鄉運動的漸行漸遠,歷史留給後人的是對北大荒知青的懷念和記憶,是對『北大荒精神』的繼承和發揚,正是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讓黑土地完成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穿越,這是永遠激勵後人奮力前行、不斷進取的精神動力。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