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2日訊 今日大慶,地方工業以年均44%的速度強勁增長,提前兩年建成百億斤糧食產能基地,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20億元,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674億元。油與非油經濟比例由65:35調整為52:48,支橕可持續發展的新產業經濟力量正崛起。
經過油田開發50年的艱苦創業和建市30年的發展積累,大慶已步入工業化後期和城市化中期的轉折階段,正處於經濟轉型關鍵期、『城市通病』臨界期、多元文化融合期、發展動力轉換期和生態建設提昇期,在這樣的關鍵時期,大慶人認真思考,把握時機,謀篇布局,為資源型城市的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怎樣纔能讓非油經濟迅速橕起油城發展的『半邊天』?大慶人的答案很明確:依靠大項目,讓大項目成為拉動經濟強力增長的引擎。『十一五』期間,大慶新建續建億元以上項目350個,其中『十一五』的後三年,大慶市新建續建千萬元以上項目927個,相當於過去7年項目建設的總和。而今天一大批蘊藏著巨大發展潛能的大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總投資80億元,2014年項目整體投產,銷售收入將達到337億;沃爾沃汽車城項目,投資46億元,2013年1月正式投產,將形成30萬輛整車生產規模,並促進57個汽車配套項目的開發;北國之春夢幻城項目,總投資600億元,2016年整體建成後吸納就業3萬人……這個億元大項目的名單,還可以拉得更長,因為大慶人每一年、每一天都在攀登新的高峰。
僅僅發展大項目,還不夠,大慶人還要在農業上有所作為。『十一五』期間,大慶克服重重困難,用佔全省5%的耕地,產出了10%的糧食。天氣乾燥少雨怎麼辦?大慶開始推廣玉米膜下滴灌技術,令玉米畝產量由500公斤提高到1000餘公斤。可利用耕地面積有限怎麼辦?發展棚室經濟,棚室一年可產多茬作物,土地利用率可達普通大田的2至3倍。大慶市大同區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利用大棚室和溫室種植蔬菜和水果,畝均年收入可達到糧食作物的15倍和60倍。據悉,到2013年,大慶市棚室總量將達到30萬棟,果菜總產量將達到25億公斤,棚室收入將達到50億元,大慶將成為東北規模最大、全國一流的果蔬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
大慶人又將目光瞄准『世界乳都』這個新稱謂。1034萬畝草原是大慶發展乳業的天然優勢,在此基礎之上,大慶又打出了科技優勢這張牌。『十一五』期間,大慶市投資2000多萬元,建立了良種奶牛系譜登記數據庫,與全市58個鄉鎮、75個奶牛小區(場)進行了聯網,在全國地市一級率先為奶牛建立了系譜檔案,實現了科學選種選配;投資200多萬元,建立了黑龍江西部地區奶牛生產性能(DHI)測試中心,累計免費測試奶牛15萬頭次,奶牛單產平均提高350公斤以上。預計到『十二五』末,大慶市百頭以上奶牛大戶累計達到1500戶,200頭以上規模奶牛場達到800個,千頭以上奶牛小區達到130個。奶牛業產值佔畜牧產值比重達到65%,農村人均純收入來自於奶牛養殖的達到4000元,佔農村人均純收入的四分之一。
『十一五』期間,大慶利用已發現的27口地熱井,開啟了發展地熱經濟的新篇章。大慶的雪地溫泉成了黑龍江冬天裡火得不能再火的旅游項目,旅游收入接連創下新高,預計下一個五年,大慶市的旅游收入將突破百億大關。有人給大慶算過一筆賬:按照每人每次洗浴用水量為一噸計算,大慶的5000億立方米地熱水,夠全世界每個人洗溫泉近100次,按照每人每次賺取10元純利潤的話,可創造經濟效益5萬億元。
『十二五』開局,大慶人的下一個目標是,讓非油經濟比重達到60%。我們堅信,經過大慶人5年的努力拼搏,大慶必將成為產業基礎堅實、經濟持續繁榮的實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