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7月18日訊(記者 楊林川)伊綏高速公路路起伊春市,途經鐵力市、慶安縣、終於綏化市全長236公裡,是我省公路『三年決戰』中修建裡程最長的高速公路。記者有幸在通車之前,試行了幾個路段,望著車外一望無際的稻田,翠綠茂盛的山野,內心無限暢快……
伊綏高速伊春地段地處植被茂密、珍稀樹木眾多的小興安嶺林區,綏化地段則水田和濕地廣布。為了有效的保護原有生態,並實現公路建設與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伊綏公路建設者們在這三年中,窮盡了自己的纔智和力量。
設計之初,伊綏高速把生態和環保放在了第一位,『首先在綏化段,我們盡量在舊路基礎上興建高速路,這樣能使大量的水田和濕地免遭施工破壞。全面施工之前,我們指揮部又緊急成立了一個小組,對全線的珍稀樹種逐一作出標記,以免施工單位作業時損害,實在無法避開的,我們則采取移栽的辦法,總之不能毀壞』伊綏高速公路指揮部總指揮李中偉向記者娓娓道來。
島狀凍土施工是世界性技術難題,據了解,伊綏高速伊春段有近五公裡的島狀凍土層,隨著近些年氣候變暖加之伊春林區雨水豐沛,島狀凍土層融化速度加快,這樣土就變粘,承重力大大降低,會出現公路融陷、凍脹,橋涵扭斜變形。
為此,省交通廳組織國內知名凍土專家,深入施工現場考察,研究施工方案。『我們的這些專家雖多數已年過半百,乾勁絲毫不遜色年輕的施工人員,白天下工地,晚上研究方案直至深夜』。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設計人員感慨萬千的說。不懈努力終於得到回報,最終研究出的『旋挖鑽前導鑽透凍土層,鋼護筒跟進支護,更換衝擊鑽鑽進岩層』的施工工藝,經過試驗,,獲得成功。島狀凍土施工這一世界難題被成功破解。
伊春是我國重要的旅游城市,也是伊春的支柱產業。但是一直以來,公路交通一直制約伊春經濟前進的腳步。伊春市副市長馬建路告訴記者,以往從哈爾濱到伊春旅游的游客開車需要4.5至5個小時,伊綏高速通車後,只需3.5個小時,整整節省了一個半小時,大大提高了流通速率。據伊春市旅游局統計,預計伊綏高速開通後,伊春的客流量將增長50%以上。
伊綏高速即將成為通往林都伊春的旅游度假快速通道,同時,它將與正在建設的伊春至五大連池,綏化至北安高速公路共同構造出黑龍江北部地區,以哈爾濱、伊春、五大連池為核心的黃金旅游環線;與嘉蔭至名山,嘉蔭至黑河、北極村等沿江公路共同構建北部旅游大環線,將極大促進我省北部旅游經濟快速發展。
今年十月份,伊綏高速公路將全面通車,為我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全面勝利放響第一聲禮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