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0日訊 近年來,我省藍莓產業呈現較好發展勢頭。省委、省政府把推進藍莓產業發展上昇到戰略層面加以重點推進,要求各地各部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加速把藍莓產業建成具有黑龍江特色的優質高效產業、區域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這是記者從省政府19日召開的『全省藍莓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議』上獲悉的。
藍莓素有『漿果之王』美譽,我省大小興安嶺地區擁有巨大的野生藍莓儲量。據統計,全省野生藍莓儲量約27萬噸,目前年實收量已達到7000噸左右,人工栽培藍莓面積達到5000畝以上;全省藍莓加工企業已發展到40多家,藍莓產品已達到9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年加工產值3億多元。雖然藍莓產業發展總體趨勢向好,但也存在野生資源管護利用不到位、加工企業整體實力不強、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行業管理相對滯後等困難和問題。
為科學高效地發展藍莓產業,省政府轉發了省發改委編制的《黑龍江省藍莓產業發展規劃》,著力在五個方面加速藍莓產業戰略昇級:一是做強,提高生產能力;二是做專,優化產業布局;三是做精,開發高端產品;四是做優,拓展市場空間;五是做活,帶動多業發展。到2015年,力爭全省藍莓鮮果采收量達到4萬噸,產業總產值達到108億元,產區人均增收460元。到2020年,全省藍莓鮮果采收量達到20萬噸,產業總產值達到687億元,產區人均增收3000元。努力實現生產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產業高端化和銷售國際化,將我省建成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有機藍莓生產和加工基地。
會議要求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堅持規模化推進,不斷鞏固擴大生產基地;堅持產業化帶動,在『一業興多業』上實現新突破;堅持科技化支橕,大力推進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堅持規范化管理,切實提高生產經營水平;堅持市場化運作,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步伐,把藍莓產業培育成為內生動力強的優質高效產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藍莓產業作為最具活力和潛力的興業富民項目來抓;要突出『寒地、自然、生態』的主題,做好藍莓產業宣傳品開發及媒體廣告工作;要加大投入,強化服務扶持。各地要在土地、稅費、信貸等方面有針對性出臺扶持政策,為藍莓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要搶抓當前藍莓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更好地發揮資源優勢,推動藍莓產業大發展和快發展。
副省長呂維峰出席會議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