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紅松喜迎豐收年 可收獲松子400—500萬公斤
2011-07-27 10:14:04 來源:林城晚報  作者:王樂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伊春7月27日訊 今年,伊春市紅松母樹林迎來豐收年。據市林木種子公司預測,可收獲松子400—500萬公斤。

  松子別名為果松子、海松子,是無污染的天然綠色食品。松子仁中富含人體所需的脂肪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高度評價松子:『味甘、小溫,無毒。主治骨節風、頭眩,去死肌、散水氣,潤肺、治燥結咳嗽,治虛秘,久服,輕身延年不老』。松子所含天然維生素主要有B2、B1、E及胡蘿卜素等,其中以維生素E的含量為最大,有助於保持皮膚柔軟和豐滿,改善皮膚保持水分的功能,防止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並具有廣泛的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松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主要為皮諾林酸、 V—亞麻酸、亞油酸等。這些不飽和脂肪酸是細胞膜脂蛋白所必需的成分,保持皮膚屏障作用的完整性,可抑制皮膚的老化,防止水分損失、皮膚脫落。紅松子所含的皮諾林酸又稱洗血因子,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調節水鹽代謝,促進脂肪降解,減少血小板的凝集,增加抗凝作用,具有極好的降血脂作用。同時,它還能抑制氧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促進乾擾素和淋巴因子的釋放,殺死、抑制癌細胞。另外,松子油還含有一些抗炎成分,對皮炎,支氣管炎、腳氣、粉刺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近年來,由於我市打響山特產品和綠色食品牌,松子更是名聲遠揚,身價倍增。目前,我市共擁有紅松自然保護區1235公頃,天然紅松母樹林13893公頃,人工紅松母樹林1424公頃。野生紅松需要生長50年後纔能開始結松子。據伊春林科院專家介紹,80年—120年為紅松母樹的最佳結果期。松子成熟期為兩年,第一年開花坐果,翌年9—10月成熟。按照紅松生長的規律,松子3年一小收,5年一大收。欠年的時候,有的紅松母樹根本不結果,或者一株母樹只結8—10個松塔。市林木種子公司的入庫記錄顯示:去年屬於紅松的欠年,收購數量僅為5萬公斤。最近的一個紅松種子豐收年為2007年,當年收購了25萬公斤;2008年為中等年份,收購了5萬公斤;2009年為欠年,沒有收購。松子收購價格也逐年提高,2008的紅松種子收購價格為15—16元/公斤,2010年,受國際、國內市場價格影響,收購價格上調至36元/公斤。今年,通過森調隊等有關部門上山調查發現,紅松母樹普遍碩果累累,許多母樹上結了200—300個松塔,尤其林緣地的母樹,結果更為壯觀。清風吹過,松濤陣陣,日益飽滿的松塔隨風輕擺,讓人看了就滿心歡喜。如此喜人情景,也得益與我市實行了紅松母樹林管護經營。目前,我市共有紅松母樹林15000餘公頃,朗鄉林業局、友好林業局分布較多,多數已經實行了由林業職工管護經營的模式。友好林業局松園林場作為試點林場,早在1996年便開始了紅松母樹林管護承包責任制,成為伊春市最早開始對紅松林進行管護承包的林場。松園林場共有1461公頃天然紅松母樹林,佔友好區紅松總面積近90%,是省、市認定的優良種源基地。自從實行管護承包責任制,職工們都視紅松母樹為掌上明珠一般,精心巡護,嚴格保護,堅決杜絕了掠青現象,既保護了母樹,也保證了松子的質量。

  同樣屬於伊春特產的榛子今年預計收成在中等偏上。雖然跟松子相比,榛子並不是很被林區人重視,但實際上,在『世界四大堅果』中,榛子不僅被人們食用的歷史最悠久,營養價值也非常高。榛子中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以及鐵、鋅、磷、鉀等營養素的含量也十分可觀,這些在四大堅果中都佔據優勢。它的維生素E含量高達36%,能有效地延緩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潤澤肌膚。別看榛子富含油脂,但都是對人體有益的,有助於降血壓、降血脂、保護視力以及延緩衰老。而且,榛子中富含的油脂非常有利於其中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內的吸收,對體弱、病後虛弱、易飢餓的人都有很好的補養作用。榛子有天然香氣,在口中越嚼越香,是非常不錯的開胃小食。榛子還包含抗癌化學成分紫杉酚,它是紅豆杉醇中的活躍成分,這種物質可治療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癥,可延長病人的生命期。中醫認為,榛子有補脾胃、益氣力、明目的功效,並對消渴、夜尿多等肺腎不足之癥頗有益處。

  小興安嶺的山野菜長期生長繁衍在自然環境中,具有未受污染的優越性,質地新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等特點,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A、B1、B2、C、D、E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近年來越來越有市場。據市農委多種經營科統計,受雨水大、前期溫度高等有利條件影響,今年山野菜的收成也比去年增長了9.5%,達到10786噸。冰雪剛剛消融,刺嫩芽、蕨菜、柳蒿芽等心急的山野菜就探出了頭,隨後,老桑芹、刺五加葉等山野菜也陸續出現在了市場,到了6月,黃花菜姍姍來遲,也意味著山野菜過了口感最好的時期。各種各樣的山野菜不僅隨著流水加工線走向全國各地,還給林業職工帶來了頗豐的收入。在山野菜采集的旺季,勤快的采山人一天可以上山2趟,每天收入逾百元。

  雖然名氣如日中天的林都山野果之王—藍莓剛剛成熟,但是與它並稱『雙藍』的藍靛果已經頻頻在市場上現身。藍靛果俗稱『山茄子』,其成熟期是7— 9月,顆顆藍紫色、橢圓形的漿果像瑪瑙石般可愛,令人垂涎欲滴。漿果味酸甜,含7種氨基酸和維生素C,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還可釀酒、做飲料和果醬。花蕾、果、嫩枝可入藥,清熱解毒。藍靛果出汁率高,是制作飲料的極好原料,經常飲用這種飲料,能調整人體機能,調節血壓,具有減緩衰老的作用,被譽為『飲料之王』。前蘇聯學者們從20世紀60年代起,深入研究藍靛果,發現了該果中含有豐富的Vp活性物質,如花青?、芸香?,兒茶酸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並把藍靛果加工成宇航員專用的飲料。我國有關專家從80年代開始對藍靛果營養保健功能進行專項研究,也在研究中驚喜地發現:藍靛果不但可降壓、提高白血球數,而且具有治療小兒厭食癥的功效,且治愈率達90%,相繼開發出的飲料、果汁、果酒等保健飲品悄然進入市場,目前已成為人們追求的新型飲品。記者在『藍莓之鄉』五營看到,從7月中旬開始,三五成群的采山人一早就背著竹筐,騎著摩托車奔向山林。下午時分,滿載而歸的人們一下山,就有人前來購買還帶著白霜的藍靛果。藍靛果的售價一般在每公斤14元—16元左右,采山人一天的收入也在百元左右。

  美麗的小興安嶺,蘊藏著無數天然野生寶藏。在林城兒女的保護下,這些寶藏必將生生不息,長伴大山!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