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8月1日訊 題:建設群眾滿意的『人民法院』——記『全國模范法院』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上篇)
記者 岳雲雪
『7月28日,讓胡路區人民法院被授予『全國模范法院』的榮譽稱號,這不僅是讓胡路區人民法院的榮耀,也是我們全區68萬人民的光榮!』讓胡路區委書記李忠惠激動地說。
多年來,讓胡路區人民法院始終堅持政治建院,以大慶精神建班子,鐵人精神帶隊伍,改革創新強審判,從嚴管理樹形象,創造了各項工作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連續八年在全市法院工作考評中排名第一。
|
年均受結案萬件,連續9年無錯案
讓胡路區法院位於大慶油田核心區,1980年建院,內設12個部門和3個派出法庭,現有乾警109人。2001年,全市執法大檢查通報批評了法院系統9起案件,讓胡路區法院獨佔6起,當年在全市法院年度工作考評中排名『墊底』。 2002年以來,讓胡路區法院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堅持『以大慶精神建班子、鐵人精神帶隊伍、改革創新強審判、從嚴管理樹形象』,不僅迅速扭轉了工作被動局面,而且一躍成為『模范典型』。
九年來,讓區法院每年結案萬餘件,調解率一直在80%以上,上訴率低於5%,重審改判率低於0.5%,執行案件結案率97.36%,執行到位率85.99%,新訪發生率低於千分之一,歷史遺留的9起最長達30年的信訪積案全部化解。連續九年無錯案、無超審限、無越級有理上訪案件。
多年來,法院堅持政治建院,把營造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作為首要任務,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管理方式,服務於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大局。
『九年來,法院通過司法訴訟為駐地的大慶油田等國有骨乾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10億元,依法妥善處理涉及哈大齊工業走廊、城中村改造建設、油田熱網改造工程等案件8000餘件,並針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司法建議,為推進大慶市跨越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院長董玉武自豪地介紹說。
|
九年來,讓區法院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對145起信訪積案逐件落實責任,對確有問題的17件提起再審,依法糾錯。對來訪群眾,凡是符合信訪聽證條件的一律公開聽證,還當事人一個明白。對刑事附帶民事案件采取先賠償後量刑原則,未出現一起上訪。
九年來,執行案件綜合結案率97.36%,執行到位率85.99%,連續3年被省高院評為『涉訴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多年來,讓胡路區法院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人民滿意為最高目標,在乾警中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推行『便民、利民、為民』新舉措,保障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法官巧用調解藥,化解矛盾最重要
為體現和諧司法的理念,讓胡路區法院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建立了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企業組織調解的調解聯動機制,加強訴訟外調解,化解矛盾糾紛。近5年來,調解結案7000餘件,無一申訴、無一上訪。
『有一起案件讓我終生難忘,那就是一起居民樓漏水侵權案。』法官陳曉鵬向記者介紹他曾經成功調解的一個案件。
被告是一樓的居民,被告家經常受下水道返水之苦,這次又返水了,他一氣之下將安在自家的自來水閥關閉,出去旅游了。這下苦了二至六樓的五戶居民,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自來水用,忍無可忍之下,到大慶市讓胡路區法院訴訟,要求一樓的鄰居賠償損失,一下子就是五起案件。
為解他們沒有水用有燃眉之急,陳法官通過物業登記找到了被告的單位,又通過單位領導找到了被告,讓他提前結束了休假,先把水打開,讓樓上的鄰居正常生活。被告回來後雖然不情願,但還是給了水。不過,不久就另行提起了訴訟,要求五位鄰居賠償因返水而造成的損失。這樣,一個簡單的鄰裡糾紛,就成了六起案件。
開庭時,六起案件合並審理,庭審異常激烈,大家脣槍舌戰,互不相讓。庭審從上午九點持續到下午的兩點鍾,大家都筋疲力盡了,可陳法官還是沒有放棄調解的希望。他和被告說:『你本是受害者,卻因為你自己的私自救濟而把自己送到了被告席』。對另外的五位當事人說:『一樓的鄰居雖然關水不對,但他一年之內受到了三次返水,地板都換了三回了,換了誰都會崩潰的』。
經過近5個小時的調解,賠償數額從幾千元降到了最終的200元,並當庭給付,在交錢的過程中,看到了鄰居們久違的笑容,仿佛剛剛劍拔弩張的並不是他們。六家人的手又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判決書好寫,但是不能輕易下判決,因為雙方的矛盾沒有解決,社會效果不好,而且處理不好可能上昇為刑事案件。因此,最重要的是把矛盾化解。』每位法官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