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4日訊 北京游客馮女士一家近日參加了首屆哈爾濱松花江濕地旅游文化節,游後表示,『只能觀光沒有玩的,感覺有些遺憾』。記者接到不少市民及外地游客類似反映,近日踏查多個濕地景區及路線,從中發現一些美中不足的瑕疵。
濕地游交通不方便
記者發現,去濕地有三種途徑:坐船、乘車、徒步,其中乘船游成了很多人的首選。市輪渡旅游公司為此開通了一湖三島、金河灣、濱江濕地和大頂子山等航線。據介紹,新建設的呼蘭河口濕地公園,因水道淺、沒有適航條件,至今無法乘輪渡到達。
記者從市區坐公交車到公路大橋,倒車乘80路車去金河灣濕地植物園,在世茂濱江新城下車後,一路打聽步行半小時,走了約3公裡路纔到金河灣濕地植物園大門,沒發現這裡有景區班車。據了解,很多大城市的重點旅游區都設有公交直達車。交通不便讓人對濕地望而卻步。
徒步游濕地,大多游客不知道從何處走纔能進入濕地賞景。繪制濕地綠地圖的市民張亞東提議,旅游部門可實地勘察濕地後出版一份權威的濕地徒步游線路圖,以方便市民親近自然。
景區配套仍不到位
門票價格高、景點單一、配套服務不健全、缺乏互動,使濕地游美中不足。
7月27日,記者在道外區民主鄉濱江濕地旅游風景區內,看到棧橋、亭臺、道路等設施正在修繕中,吊車、拖拉機、水泥機隨處可見,建材和雜物亂堆。趕飯口游客就餐時,半小時纔上一道菜,大家頗有微詞。雖然門票印著10多個景點,但實際上整個游覽都在坐船,沒有導游解說和娛樂活動。有游客算了一下,來濱江濕地坐船往返68元,團體門票40元,一共108元的『乘船一日游』(不含午餐)有點不劃算,『能玩的東西實在太少』,不少游客抱怨說。
金河灣濕地植物園,景點多達47個,參觀後記者發現景觀大同小異,多是一些亭子、廊道及景觀石,缺乏鮮明特色,如身臨百花園中,花卉稀少讓游人失望。園內的路標和指示牌也很少,記者在親水廊道上沒看到一塊用於標明方向的指示牌,走在一片蘆葦蕩中,很難找到想要去的目的地和出口。游客說,這種指示不強、缺少引導的觀光方式讓人走了不少冤枉路,也降低了游覽興致。
坐船去一湖三島和太陽島風景區,當駛入太陽橋附近水域,江岸上綿延幾百米范圍出現數十人裸體野浴,受到驚嚇的游人都叫出聲來。
多方聲音 專家獻策
黑龍江大學環境學老師黃雅曦說,濕地是地球的腎,不能因人類的踏足影響到自然環境,在開發旅游的同時應普及生態意義教育,市民游客需保護好這片資源。東北林大城市規劃教授常兵認為,濕地作為我市旅游經濟的新增長點,在注重效益的同時更要注重品質,做出地方特色,叫響冰城夏都品牌。
目前,哈市多家旅行社至今未開展濕地游項目。記者電話諮詢了康輝、國旅,接待人員稱沒有發團。對此,專家建議應及時撮合旅行社和景區、交通部門合作開闢濕地游路線。據了解,市輪渡已率先在濕地航線上配備隨船導游。
采訪中,外地游客建議,沿江濕地應多建幾處客運碼頭,供小型渡輪、快艇、游艇等泊岸。景區內建設景觀道路,完善配套設施,可借鑒國內外經驗,開設水陸兩用飛機觀光游,滑翔機、動力傘、熱氣球等表演及試航試駕旅游服務。市民也建議相關部門,在哈站廣場和客運中轉站設濕地專線,開通景區大巴,吸引眾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