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8月9日訊 徐有明,慶安縣建民鄉建發村有名的致富能人。這幾年,他憑著靈活的頭腦,依靠土地流轉、家門口就業、入股分紅等方式每年有3份收入,成為了『在外掙錢比人多、耕地不種有收入』的『多薪族』,日子過得讓村民們眼饞。
徐有明,慶安縣萬餘名農民工華麗轉身成『多薪族』的一個縮影。
幾年前,在家務農的徐有明結識了縣城一家鐵藝加工廠的老板,便進廠當了一名車間管理員。由於他工作認真,善於管理,很受老板賞識,不到半年,月薪由1100元增加到1900元,每年還有不菲的獎金。幾年下來,他攢下了7萬元積蓄。有了錢,徐有明不是拿回家蓋房子、添置家具,而是入了企業股份。目前,他在企業的股份已達20多萬元,光紅利每年就有3萬元以上。徐有明在縣城站穩腳跟後,便舉家搬進縣城。每年收種時節,他纔回家裡待上幾天,專門『伺候』1公頃責任田。一向會算計的他越算越覺得不劃算:1公頃地1年產出的糧食最多能收入五六千元,除去來回的車費、化肥錢、種子錢和耽誤的收入,這是做『賠本買賣』。今年,徐有明將自家的責任田流轉出去,轉租給村裡的種田大戶,自己只管收租金。『我把土地入股流轉之後,不僅保留了土地承包經營權,還有基本收入,避免了誤工,節省了返鄉收種的費用,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變身『多薪族』的徐有明高興地說。
如今,在慶安縣委、縣政府和相關部門及鄉村組織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農民躋身土地集約經營的陣營,實行委托經營。他們能出去打工的打工,能外出經商的經商,把責任田和承包地租賃給能種地、會種地的行家裡手管理,實現了外出掙錢與土地經營的多贏。
目前,這個縣有萬餘名農民搖身變成了『多薪族』,收入反而大幅增加。有的農民還跳離土地進城鎮成市民,生活水平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