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近八成冰城市民對小區物業不滿意 服務不到位收費挺積極
2011-08-10 10:25:5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賈傑 徐秋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0日訊 近日,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在市區范圍內,對隨機抽選的200戶城市居民家庭進行了居住小區物業管理現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對物業管理總體滿意率僅佔26%,其中對物業人員服務態度和質量滿意率不高,尤其是設備、設施維修服務不到位反響最為強烈。

  A.物業只收錢不服務

  市民張女士反映,她搬進哈爾濱藥六嘉園小區已經兩三年的時間,她發現冬季下雪時,物業從來不清雪,致使小區居民外出很不方便,尤其是老年人怕出門有危險。另外,該小區的『貴賓區』的貴賓住戶,均交0.80元的物業費,卻享受不到任何的貴賓服務。有一次,一戶居民家的門與臺階上的冰塊凍在一起,物業的一位管理人員卻稱,這不在他們的管理之內,讓居民自己找螺絲刀子鍬開。

  調查顯示,目前,哈市物業管理人員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綜合素質不高。63.5%的居民認為居住小區物業管理工作人員素質一般;20.0%的居民認為管理人員素質低。對處理報修問題人員的態度和報修房屋質量問題處理結果上,表示滿意的分別佔27.0%和21.0%,一般的分別佔57.5%和61.5%,不滿意的分別佔15.5%和17.5%。對物業管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和質量滿意率不高。

  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分析認為,大多受訪居民認為自己小區的物業公司不作為。小區遇到線路壞了或電梯故障等需要物業維修情況時,物業公司往往不能及時處理。停電、停水、停暖等通知,物業也未能及時告知小區居民。而在收取物業管理費時,物業公司則要求居民不能拖欠,甚至多次登門收取。有居民甚至認為每年有一次就知道自己小區還有物業公司,那就是收物業費時。

  B環境差保安素質低

  『小區的保安也不盡責,小區頻發盜竊案,小偷撬車庫竟「掃蕩」年貨。』家住哈市南崗區電興街電興綠色家園的楊女士說,去年春節前夕,她和家人購買了近千元的年貨,然後運回自家車庫。誰料翌日清晨她竟然發現車庫門被人撬壞,年貨被掃蕩一空。而旁邊別人家的車庫門,也有被撬的痕跡。楊女士說,如果小區物業認真負責,她和鄰居就不會遭遇盜竊。

  記者在悅山國際業主論壇上看到,業戶們對該小區物業『哀聲怨道』。小區內什麼人都讓進,沒有安全感;水電煤氣出現問題互相推諉不負責任;希望業主維權,成立業主委員會,這樣的物業咱是信不過;H棟物業管理太欠缺,電梯只開一部,人貨混裝,上一趟樓要等半小時,保安不負責任等等。

  根據調查顯示,受訪居民認為自己小區物業保安人員不能盡職盡責的佔79.0%。

  另外,有66.0%的居民認為小區路面破損不維修、樓道衛生清掃、清運不及時、不到位,對衛生環境表示滿意的佔34.0%。超四成的居民認為小區綠化工作需加強。雖然有57.0%的居民對小區綠化工作表示滿意,但不滿意的佔到43.0%,說明這項工作與居民的期望還有一定距離。

  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分析認為,看不到小區保潔員,已成為受訪居民的一個共同述點。一些居民表示,對物業公司沒有太大的要求,只希望能按時清潔小區公共衛生,管理好小區公共設施。還有居民指出由於物業公司的安保措施太差,致使小區內發生被盜事件。物業公司未盡到最基本的義務,讓居民大為不滿。

  C.設備設施維修不到位

  哈市遼河小區牆體翻新改造的不完善給居民帶來了不便。姜先生向記者反映,牆體翻新改造後卻發現樓棟的門牌號和單元號都不見了,親戚朋友來了找不到門;單元樓外的聲控燈不見了,夜晚回家的人摸黑不方便;電子門安裝了卻有時候不好使。出現此類情況後,他們向物業匯報過,但物業說這種問題『攢』多了纔能一起解決。居民們認為,物業不及時解決居民難題,就是典型的不負責任。

  調查顯示,隨著城市人均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停車難問題凸顯,引發的居民與物業管理者之間的摩擦不斷上昇,有的小區存在私家車『有家難回』的現象。在對小區停車位收費的評價中,有67.0%的居民認為小區停車位緊張,32.5%的居民認為停車收費價格偏高。當問及受訪者『您認為所在小區的物業中,還有哪些服務不到位』時,在6個項目中,設備、設施維修服務不到位的排在第一位,提及率為34.0%;安保和小區內清潔並列第二位,提及率均為29.5%;第三、第四位的依次是小區綠化、交通管理,提及率分別為27.5%、20.0%。

  另據調查說明,哈市小區物業文化交流匱乏,僅有3.0%的居民能參加小區間的互動性活動;小區健身設施普及率不高。此次調查,55.0%的居民小區內擁有健身設施;45.0%的居民小區內還沒有安裝健身設施。

  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分析認為,引發居民對小區物業不滿的原因有很多,歸根結底是沒有一個合理的方式來使物業和居民之間進行相互約束。哈市很多小區沒有業主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的形式化,使得矛盾越來越激化。業主與物業將走向何方,如何尋求一條解決的道路,本報將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