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訊(記者 岳雲雪)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推出『一站式』服務、約期答復、糾紛調解方式群眾自選等便民措施,全省法院一體遵行,逐步建立完善的便民立案信訪服務機制。
今年1月,『黨員示范崗』落戶黑龍江高院立案信訪窗口,自『開張』那天起,前來立案、信訪的群眾無不叫好。其後,高院又推出『一站式』服務、約期答復、糾紛調解方式群眾自選等便民措施,暢達群眾訴求表達通道。
群眾立案零距離 解決煩事更快捷
『坐在家裡,法官就把我的愁事解決了。』洞庭村的張老太太笑著說。洞庭村距東寧縣城近百裡地。每次往返縣城,張老太太都感覺體力不支。她想打官司要回欠款,又打怵進城,無奈之下便電話到東寧縣法院求助,沒想到法院通過電話就把案子立上了,並通過電話進行了調解。結案後,法官專程把賠償款6000元錢送到了她手裡。
黑龍江省幅員遼闊,地廣人稀,農村、林區、礦區等地群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為方便群眾,今年開始,黑龍江法院不再『坐堂等立案』,借巡回審理案件、集市設站諮詢、『假日法庭』等機會,走進群眾,應用電話、網絡、傳真、視頻等現代科技遠程立案,一般群眾不出村、老弱病殘不出門就能打官司。
牡丹江市東寧縣法院在全縣102個村屯,聘請了110名農民任法庭訴訟信息員,當村民遇有糾紛時,這些信息員及時幫助聯系法庭維權。牡丹江市愛民區法院在街道辦事處建立了8個『法官工作站』,推出了『假日法庭』,城市社區的上班族可利用休息時間解決糾紛。與東寧縣法院同樣的還有塔河縣法院,其在大興安嶺林區深處的蒙克山林場等地設立了9個巡回法庭,每月到林場、鄉村巡回兩次,就地收案、即時調解。
城市法院社區建『站』,林區法院巡回立案,農村法庭向農民借『員』,在城市和農村搭建起了縱橫交錯的便民立案網,立案服務便捷化、均等化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一站式立案信訪大廳
『一站式』立案服務大廳 群眾立案信訪不再難
對符合受理條件、提供材料齊全的,盡快辦理立案手續,當天立案;對起訴材料不全的,應一次性告知補正事項;對新類型、復雜、疑難案件,無法當即答復應否受理的,應耐心向當事人說明,另行約定答復時間;對身體條件限制行動不便的傷殘人員、重病人員、老年人等,可派人上門立案。
『這些措施實在、管用、方便!』一位省人大代表,看到高院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全省法院民、商事案件立案便民措施的指導意見》,嘖嘖稱贊。
在高院立案信訪大廳,民事、行政、執行等17個窗口一字排開,立案信訪法官熱情接待,微笑答復,訴訟導引、材料收轉等立案工作,讓前來諮詢、立案的群眾十分滿意。
『不是我們的事,也必須管』
2010年11月,最高法院授權綏芬河法院審理一審涉外民商事,這是黑龍江省第一家享有涉外審判權的基層法院。瀕臨俄羅斯的綏芬河,中俄經貿糾紛較多,綏芬河法院的法官走入企業、商會和外經貿主管部門,經過調研,搜集相關資料,印制了《俄羅斯民事訴訟法律服務指南》贈閱給企業、商會等,滿足他們的法律需求。『真幫了我大忙了!』一業務經理說,他所在公司與俄方公司發生了合同糾紛後,到綏芬河法院起訴,立案法官告訴他得到俄國法院去打官司。苦於對外國法律一無所知,法官給了他一本《指南》。他所在的公司憑著《指南》,向俄國仲裁法院起訴並申請訴前保全,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
對不屬於法院主管的案件,黑龍江法院也不『置身事外』。他們推出了立案建議機制,即對這類糾紛,負責首次接待的審查立案法官不僅向當事人指明解決爭議的途徑,必要時還發出司法建議函,提醒有關部門或行業企業對特定類型糾紛或某些領域多發問題進行關注,從源頭上預防類似糾紛的再發生或引發其它連鎖反應。
省高院主管副院長馬先蘭說:『我們的立案工作不能就案辦案,要敢於擔當起維護社會穩定、推進社會和諧的社會責任,立案工作中發現影響社會穩定的苗頭因素,要主動分析研判,制定解決對策,提前預防,未雨綢繆,發出有份量的立案建議函,創新社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