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5日訊 由於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不信任,國產乳制品銷售不暢,加之進口奶粉的衝擊,我省生產的乳制品,尤其是高端奶粉嬰幼兒奶粉的銷量銳減。我省乳業的主要產品原料粉庫存也大量增加
雖然現在是盛夏時節,可中國乳業卻仿佛置身於寒冬。
三聚氰胺、『激素門』、『皮革奶』、乳品標准的爭論……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使中國乳業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任度逐漸下降,國產乳制品市場低迷。外資奶粉,尤其是嬰幼兒奶粉等高端奶粉乘機大舉佔領國內市場。
我省是全國最大的奶粉生產基地,遭遇到如此嚴重的信任危機,我省乳業的狀況怎麼樣,我們該如何應對嚴峻的形勢,我們的希望何在?為此,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采訪。
龍江乳業艱難前行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我國乳業受到嚴重打擊,隨後的『激素門』、『皮革奶』、乳品標准的爭議等事件,更是一而再的使國內乳品品質深受質疑。國內消費者對本土乳業的信任度降至歷史最低位,他們紛紛將目光轉向外資品牌。進口乳制品乘機不斷搶佔市場份額。據粗略估算,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洋奶粉的市場佔有率已達到70%左右,在哈爾濱這樣的省會城市市場佔有率也有50%左右。
記者日前從省奶業協會了解到,由於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不信任,國產乳制品銷售不暢,加之進口奶粉的衝擊,我省生產的乳制品,尤其是高端奶粉嬰幼兒奶粉的銷量銳減。原料粉是我省乳業的主要產品,由於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國產奶粉銷量下降,全國的原料奶粉市場嚴重萎縮,導致我省乳制品生產企業庫存的原料粉大量增加,資金周轉困難,企業處於內懮外患之中。據了解,目前,完達山、飛鶴等乳業集團都積壓了數千噸的原料粉。搖籃乳業的市場銷量也減少了20%左右,勉強與去年持平。
埋頭苦乾找回信任
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德勝認為,國產乳制品要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需要整個產業不斷提高質量和誠信度,這可能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冬天無論多漫長,總會過去。當前,國產乳業應該樹立信心,用可靠的質量、完善的服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去爭奪市場,化解信任危機,爭取消費者。
危機之下,我省乳企一直沒有放棄恢復消費者信任、擴大市場的目標。眾多乳企都表示要努力堅持,積極進行市場營銷。像以生產嬰幼兒奶粉為主的飛鶴、搖籃等乳企,更是與洋奶粉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
除了鞏固二三線城市這類國產乳制品的優勢市場,飛鶴乳業還加強了京、滬等一線城市的營銷力量。並針對市場需求,細分高端產品,推出系列三段嬰幼兒奶粉。搖籃乳業也不斷舉辦與消費者面對面的促銷活動,通過一些路演、公益活動等擴大品牌知名度,增加產品的銷售量。
危機也是商機
省奶業協會秘書長張維銀說,危機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新的商機。乳企應該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各種媒介讓廣大消費者了解真相,讓消費者知道我們龍江的乳制品是高標准、高質量,是安全的。乳企還應善於利用危機積極研究市場應對策略,探索經營的新路子,借勢進行重大改革。
更重要的是,龍江乳企應同心協力,整合市場資源。大家應共享市場營銷資源,這其中包括銷售網絡、銷售人員和銷售渠道,以減少營銷成本,實現優勢互補,擴大市場份額。同時,要努力形成龍江乳業文化,共同打造優質、綠色、安全的龍江乳制品。
王德勝說,與進口奶粉相比,國產奶粉的優勢仍很明顯。我省一些大型乳企的科技創新、質量監管、奶源基地建設等在國內外都毫不遜色。進口奶粉從原奶收購、加工到出廠、出口,時間比較長。在這個時間段內,國產奶粉已經完成上市甚至售後服務了,因此國產奶粉更具新鮮優勢。另外,國產奶粉的價格要比進口奶粉低很多,所以國產奶粉的性價比也遠高於進口奶粉。
當前,乳企應該潛心研究市場,靠低成本、產品差異化、加強營銷來尋求市場突破。
市場競爭就是優勝劣汰。采訪中,眾多業內有識之士都理智地說,市場競爭也是一種整合,在這種競爭中弱小企業會逐漸退出,乳業的品牌集中度會更高。大企業則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長壯大,不斷提昇自己的競爭實力。因此,龍江乳業的前景仍可謂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