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城新增了一條過江動脈,國家發改委定名『松花江大橋』。8月20日將按計劃開始疏導車流;10月上旬,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建工程將全橋通車,跨江南北交通『中軸黃金線』將得到疏通。建設中的科技創新城、大太陽島、哈爾濱大劇院、松江濕地等地,因新橋投用縮短了與江南的距離。根據有關部門完成的近、中期(2012年至2020年)松花江公路大橋交通需求預測,2015年、2020年越江日出行總量分別為198.5萬人次和250萬人次,專家們預計,其中半數人群需要從松花江公路大橋越江出行。
1.10月竣工通車
經歷了15個月緊張施工,松花江大橋已具備通車能力,計劃本月20日實現交通導流作用。
大橋建設項目負責人林樹輝告訴記者,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建工程在立項時,國家發改委將新橋定名『松花江大橋』,這是因為松花江上還沒有一座橋以這條江命名。總投資6.66億元的松花江大橋2010年5月開工建設。
據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建項目工程部部長郭猛介紹,8月20日,江北往江南來的車輛將單向通過主橋、東引橋後,通過河鼓街接線橋、友誼西路接線橋分流落地;江南往江北的車輛,通過松花江公路大橋單向駛往江北。8月20日後,將實施松花江大橋直行引橋建設,將拆除現松花江公路大橋西側環形橋的一部分,與在建的直行引橋連接,這項工程預計持續50天。整個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建工程計劃於10月上旬全部竣工通車。
2.全國精英共籌建
記者從松北區獲悉,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建工程從立項到審批,僅用了6個月,創下冰城建橋史上獲批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基礎設施項目紀錄。負責項目施工的中國交通集團一公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確保大橋質量,他們在全國各地調集了500餘名精英,路橋工人、技術指導、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等,工作經驗全部在10年以上。中交一公局的資深專家們也先後專程趕到冰城施工現場,審核所有的細節,收集保存所有環節的資料,保證新橋質量。
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建項目工程部部長郭猛,被大橋建設者們親切地稱為『勞模』。大橋建設1年多來,他沒有休息過一天,日均工作時間超過15個小時,所有的節日都是在施工現場過的……截至現在,已完工的工程經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抽檢,分項工程合格率達到了100%。
3.設計壽命達百年
68歲的李春城是松花江公路大橋主橋下部建設總工程師。據李老介紹,松花江大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
李春城說,與松花江公路大橋相隔25米,高度、孔徑、長度對應一致的松花江大橋,采用的連續箱梁技術與公路大橋差不多,但很多工藝優於老橋。當年建松花江公路大橋時,也曾嘗試冬季施工,但當時最好的供暖設施僅是電褥子。松花江大橋冬季施工,2噸蒸汽鍋爐就安裝了5臺,保溫大棚在冰封的松花江上構築了『空中溫室』,鍋爐蒸汽使保溫大棚內達到15℃以上,確保了混凝土生成時高於10℃的國家標准。另外,新橋通過鋼筋綁紮構築的骨架等諸多環節,標准超過了松花江公路大橋。
當年,采用連續箱梁建設的松花江公路大橋,26米寬的橋面創造了全國之最。如今,新橋、老橋比肩,又創造了一個奇跡。
4.打造跨江『中軸線』
根據規劃,市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完成了跨江通道出行產生量預測,2015年、2020年越江日出行總量分別為198.5萬人次和250萬人次,專家們預計,其中半數需要從松花江公路大橋、松花江大橋『中軸黃金線』越江出行。
據介紹,跨江通道交通區主要依據哈爾濱市區和松北區的行政區域劃分界限,並結合土地利用現狀及未來規劃利用情況進行劃分。其中,江北區域分為環西片區、前進片區、中部片區、松浦片區、太陽島旅游區等5個交通區和大慶方向、呼蘭方向兩個外區。江南區域按行政區與外環路圍城區域分為道裡、道外、南崗、香坊4個交通區。
專家介紹,隨著哈爾濱市『北躍』戰略的推進及城市發展,哈爾濱市每天跨江出行的人群將日益增加,『過江』是否順暢關系冰城人的未來生活,松花江大橋應運而生。
5.消除過江『瓶頸』
根據近年來我市交通調查分析結果,由於哈爾濱特殊的地理條件,隨著城市建成區域向外發展擴大,跨江通道已成為市區交通的『瓶頸』。為解決過江交通『瓶頸』問題,實現『北躍』發展戰略,我市規劃了10條過江通道(不含鐵路)。
機動車通道包括:哈爾濱繞城高速公路西段四方臺大橋、東段水泥廠大橋兩個高速公路過江通道,在建的陽明灘、松花江公路大橋、松浦大橋、濱北公鐵兩用橋、三環東橋、過江隧道等六個城市交通過江通道。目前,繞城高速兩座大橋已建成投用、松浦大橋已建成投用、陽明灘大橋計劃今年建成投用、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建(松花江大橋)投用在即、濱北公鐵兩用橋在建,其餘通道建設規劃於2015年以後分期實施。客運軌道通道包括:城市軌道交通的兩條線路,均為規劃建設。
6.實現公交零換乘
松北要建設面向省、市的行政、金融、科技、文化等服務體系,使新城區成為高端服務平臺。為實現這個目標,松北正在構築『三橫三縱』路網。跨江『中軸黃金線』貫通後,絕大多數市民出行所依賴的公交車,將向『零換乘』目標發展。
目前,以松北為始發和經過松北的公交路線已達19條,線路之間形成『環射相接,互聯互通』的公交網絡布局。現有公交車600餘臺,形成日運送乘客36萬人次的能力。松北已建設了兩條環線,以黑龍江省科技學院始發,湖畔綠色家園為終點站的122路、123路環線,在松北形成了環形網絡結構,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的辦法解決了松北中心區30餘個居民小區近10萬居民和師生公交少、出行難的問題。
8月末,23個新建的公交站亭將正式投入使用,成為松北風光中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