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努力構建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2011-08-23 08:28:0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英 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8月23日訊 入夏的金河灣濕地游人如織,人們在這裡賞荷塘美景、聽蛙鳴陣陣、看野鴨紛飛、呼吸清新涼爽的空氣。

  金河灣濕地植物園是哈爾濱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示范區,就在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破敗荒涼的河灘地。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以水興業、以水富民』、加快建設『濱水城市』的要求,哈爾濱市水務局從哈爾濱的水資源特點和『人水和諧』現代治水理念出發,加快了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步伐。2010年1月編制完成的《哈爾濱市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規劃》,確立了在松花江北建設獨具特色的『北國水城』、在松花江南實施阿什河流域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在松花江中和沿岸打造『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的總體框架。在建設過程中,他們通過人工開挖、疏通河道等措施引水入區,建設『二縱、四橫、十八湖』,形成146公裡的水系網絡布局,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松江濕地、北國水城』新景觀。這項工程不僅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提昇城市品位,還有效保障了松北地區防洪排澇安全、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在松花江哈爾濱的下游,佳木斯市也全面實施濱水城市發展戰略,在這裡,重點建設了『南湖、北島、一江、兩區、四河』,通過城市防洪工程、水庫除險、內河整治,打造秀美、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水園林城市。隨著規劃實施的逐步深入,沿江防洪工程已成為城市靚麗景觀,景觀湖、景觀島、景觀河的建設,進一步提昇了城市品位。

  水利部門的統計顯示,近5年,我省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1233萬畝;推進哈爾濱市松北區灌排體系改擴建、齊齊哈爾市勞動湖南擴建等一系列濱水城市工程建設;建設蘭西縣河口等5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和海林市紅旗等3個小水電代燃料項目。通過水生態修復、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的逐步開展,我省生態安全的保障能力正在不斷增強。

  今年6月中旬,松遼水利委員會組織開展了黑龍江省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工程4個項目區的竣工驗收工作,標志著2008年以來國家在東北黑土區實施的農發水保項目31個項目區驗收工作正式啟動。2008年3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工程在我省正式啟動。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重點治理由此從試點走向大規模推進。3年來,項目區通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農業技術措施等使項目區的生態環境明顯回復。因開發過度而變得貧瘠脆弱的黑土區開始重煥生機。

  因水而重獲生機的還有紮龍濕地,2001年,由於缺水、乾旱,紮龍濕地多次發生大火,濕地面臨生存危機。2002年起,省政府決定通過中引工程對紮龍濕地實施人工補水,截至目前,共計補水10億立方米,確保了紮龍生態用水安全。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