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3日訊 8月20日至21日,伊春地質古生物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學術報告。來自美、俄、英、德、法、日、澳及中國等15個國家的160餘名專家學者就伊春地區及黑龍江省的地質古生物自然資源的研究與保護、地球環境變遷等方面的前沿和熱點話題進行了報告和研討。
本次國際學術會議共作7個大會主題報告、26個專題報告,提交學術論文50餘篇,專家學者們就《伊春地區地質概況及嘉蔭地層古生物研究新進展》、《白堊紀大陸邊緣黑龍江地區碎塊(俄羅斯遠東)上的主要地質事件》、《黑龍江地區結雅-布列亞盆地白堊紀與古近紀地層界線》、《中國白堊紀恐龍研究新進展》、《黑龍江盆地的恐龍何時和為什麼滅絕》、《中國黑龍江省:地質與構造位置》、《黑龍江地區結雅-布列亞盆地烏雲煤礦與同時期的俄羅斯產地古新世成煤植物》、《伊春地區早中奧陶世的尚志群》、《黑龍江伊春市小西林鉛鋅礦的可持續性發展》等專題進行了交流。會議研討內容涉及諸多國際前沿研究領域。
據悉,8月22日至24日,參會的國際國內專家學者將赴上甘嶺『紅山植物群』、五星鎮『西鋼石灰石礦』、五星鉛鋅礦、嘉蔭恐龍館及龍骨山剖面等進行考察。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