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雙城食品工業『領舞』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2011-08-24 07:04:5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雙城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也是全省農業發達市(縣)之一。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雙城一躍從農業大縣發展為工業強縣、財政富縣,成為黑龍江省十強市縣之首,全國區域經濟最具競爭實力中小城市百強。

  雙城經濟的騰飛源於何處?

  關鍵在於食品工業的集聚拉動,在於工業與農業雙輪的良性互動。改革開放後,雙城堅持『植根於種植業,拓展於畜牧業,深化於加工流通業』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通過持之以恆的招商引資,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和大項目牽動戰略,推進了食品工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從1990年第一家規模食品工業雀巢公司的落戶安家開始,借助農畜產品資源優勢,通過幾屆領導持之以恆的招商引資,先後建設了哈爾濱雙城娃哈哈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哈爾濱雙城瑞麥食品有限公司、南京雨潤大眾肉聯集團、哈爾濱匯源食品飲料公司、珠海華豐方便面公司、黑龍江完達山乳業、哈爾濱洽洽食品有限公司、哈爾濱菊花生物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酒業等眾多食品企業,食品工業成為雙城工業的主體。

  目前,雙城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發展到66戶,形成了涵蓋乳、肉、蛋、白酒、飲品、休閑食品等九大門類的產業集群,擁有國內外知名品牌18個,省內名優品牌60多個,中華老字號2個。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實現產值39億元,佔全部規模工業企業的76.7%;增加值實現19.6億元,佔全部規模工業企業的84.4%。2011年上半年全市財政收入實現11.17億元,全市60%以上財政收入來源於食品工業的貢獻。

  雙城市連續3年喜獲全國食品工業發展強縣殊榮。2009年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全國新型工業化食品產業示范基地。

  農牧資源豐富

  築就食品工業發展的堅強基石

  雙城食品工業堅持從農業起步,依托豐富的糧食資源大力發展畜牧業,大上農畜產品加工項目。通過綠色農業發展,牧業小區建設,2010年,雙城農牧業再獲豐收,糧食生產突破40億斤,奶牛存欄28萬頭,家禽飼養量2800萬只,生豬飼養量120萬頭,肉牛飼養量45萬頭。為食品工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資源,並吸引國內外知名大企業來此投資興業。

  雙城著眼於食品企業生產擴張的需要,采取典型帶動、政策鼓勵、機制促動等多種措施,將糧食、蔬菜、畜牧業發展與農業生態循環經濟緊密結合,同步推進,積極建設沼氣工程,利用形成的優質有機肥料,實現綠色有機糧食、蔬菜的全覆蓋。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的落戶,使雙城綠色蔬菜種植將突破50萬畝,有機玉米60萬畝、有機水稻20萬畝、有機雜糧10萬畝。建設69個畜牧專業村和62個牧業小區,發展規模專業戶3.1萬戶,全市有機奶牛存欄量10萬頭,年有機生豬出欄量100萬頭,有機家禽存欄量1000萬只。2-3年內,實現原字號農副產品不出雙城,全力推進生產基地上規模、上水平。

  雙城市先後形成了九大產業鏈條:以菊花味精、盛龍酒精為龍頭的糧食加工產業鏈;以雀巢、完達山、娃哈哈為龍頭的乳品加工產業鏈;以娃哈哈、匯源、對鹿為龍頭的果汁飲品產業鏈;以新勝鮮蛋批發市場為龍頭的鮮蛋生產加工產業鏈;以大眾肉聯、天順源清真食品為龍頭的肉制品加工產業鏈;以興潤公司、東官禽類加工基地為龍頭的禽類加工產業鏈;以瑞麥、洽洽食品、華豐食品為代表的休閑食品產業鏈;以永興復酒業、杏花村酒業、花園酒業和五加白酒業等企業為龍頭的白酒產業鏈;以香其醬業、喜豐收烤醋和哈爾濱三五味業為代表的調味品產業鏈。全市現已具備了年產200萬噸糧食深加工產品、62萬噸鮮奶、28.5萬噸蛋品、25萬噸肉制品、1.5萬噸休閑食品、12萬噸調味品、25萬噸飲品和10.5萬噸白酒的綜合生產能力,食品產業集聚效應開始顯現。

  精招商引項目

  構建食品工業的『鋼筋鐵骨』

  雙城市實施招商引資發展戰略以來,共引進項目287個,總投資110億元,投資億元以上中外馳名的大集團、大企業項目19個,這些項目已構成雙城工業的『脊梁』。今年上半年雙城市引進項目57個,投資總額75億元,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15個,僅南京雨潤集團農副產品采購中心項目投資就超過10億元,使雙城實現了引進建設特大項目的歷史性突破。

  雙城市確立了季節抓農業、常年抓環境、重點抓招商、長期抓發展的原則,科學招商成為雙城人的共同行動。雙城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市長、市政協主席為組長,各鄉鎮及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專業招商小組,按照『引優、扶強、做大』的原則,非國際國內500強企業不招,非知名品牌企業不招,非財政貢獻型、勞動力就業型和高科技企業不招,積極引進扶持與本市主導產業關聯度大、市場牽動力強、經濟附加值高的大型龍頭食品企業投資發展,使農業產業化經營逐步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由點狀發展向主導產業集聚,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增強產業化牽動力。近幾年,雙城招商引資的食品加工項目達198個,相關配套項目54個,這些項目的建成壯大了雙城市的食品產業,延伸了食品產業鏈條。

  雙城市在招商過程中,還利用哈爾濱衛星城的區位優勢,開發與哈爾濱優勢產業有效對接的機械、電子、石化等退城進郊工業項目,進而加快融入哈市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同時利用骨乾企業滾動發展周期短、成本低、見效快的特點,積極壯大食品行業。雙城市積極挖掘落戶企業內在潛能,力促雀巢、娃哈哈、旺旺、匯源、菊花等企業增資擴產,使企業的投資規模、生產能力、上繳稅金等項指標成倍增長。全市在近五年內,大項目增資擴產總額超過15億元,其中最突出的是雙城雀巢公司,在完成三次擴建的基礎上,目前正計劃實施四期工程改造,投產後日加工鮮奶能力將由目前的1500噸增加到2500噸,是建廠初期的12倍,投資規模也將由建廠之初的7900萬元擴展到9.26億元。

  敞開大門招商,真心實意親商,千方百計扶商。雙城市成為投資者的一片沃土。2008年,雙城榮獲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城市大獎。

  在項目的強力拉動下,雙城市工業經濟持續保持高位增長。今年上半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67.5億元,同比增長31.5%。大項目帶動了相關配套行業的發展,包裝行業、物流行業90%以上的收入來源於食品工業的拉動。

  自主創新品牌建設

  為食品工業增添長久動力

  發展經濟要有速度和規模,更要有質量和效益。雙城積極扶持食品工業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政府搭臺,為學企牽線,引導和支持企業與省內外高校合作,擴大產品范圍,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拓展生產領域。雙城雀巢、完達山乳業、娃哈哈飲品、匯源果汁等骨乾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的業務合作關系,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優勢為依托,以企業在資金、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實力為基礎,將科研優勢迅速轉化為企業的產品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促進企業新產品開發和產品品質的提昇。政府以獎勵的方式鼓勵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營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菊花生物、香其醬業、盛龍酒精等企業加大科研經費投入,鼓勵全員參與自主創新,形成了人人參與自主創新,注重科研開發的良好氛圍,真正實現了『生產一批、儲備一批、研發一批』新產品的良性循環。目前,雙城市食品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2.03%。2009年,國家質監總局和省質監局支持建設的國家農副產品檢測檢驗中心雙城實驗室建成使用,為雙城食品工業產品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

  在做大總量、做強產業的同時,雙城市又提出了『品牌就是生產力』的理念,扶持企業做強品牌,提昇市場競爭力。2007年出臺了《鼓勵和發展企業爭創名牌產品的意見》,采取技改、扶持等政策,對爭創國家、省和哈市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加快制度創新,扶持企業向擴張型、外向型、科技型和集團化方向發展。在扶優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同時,積極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產品。目前已引進雀巢、娃哈哈、匯源、大眾肉聯等國內著名商標、知名品牌18個,培育豐禾玉米良種、『花園』白酒、『喜豐收』烤醋等地方知名品牌100多個。

  為促進食品工業創新發展,多方爭取政策支持。在省工信委和哈市工信委的支持幫助下,一批國家扶助資金和政策向重點骨乾食品企業和重點民營企業傾斜,為食品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幾年來,全市為重點食品工業企業爭取國家重點企業政策貼息8000萬元,為發展潛力大的地方民營企業爭取國家新型工業化專項資金3000多萬元。

  打造優良環境

  食品工業再次吹響進軍號角

  雙城市一直將企業環境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一方面,加大投入。政府累計投入園區建設資金4億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當前,按照滾動發展的原則,市政府每年投入園區的建設資金不少於7000萬元,且已列入財政預算。如今,雙城食品工業又迎來一次難得的機遇。借助哈爾濱『南拓』良機,將新興工業園區定位為食品產業加工區,規劃未來3年用地3平方公裡,並且以每年1平方公裡的速度推進開發,吸引大型企業入駐,叫響『全國新型工業化食品產業示范基地』的品牌。另一方面,加強服務。雙城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積極扶持和鼓勵企業爭創名牌商標、名牌產品,對獲得中國名牌產品或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納稅10強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引進的國內國際有影響食品企業在稅收、土地等方面實行一定比例政策優惠。組建食品工業協會,由市長為會長,建立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實現行業自律。大力實施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闢綠色通道的『三綠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嚴格執行國家標准,創新、健全食品市場准入機制。

  目前,『融入哈爾濱、建設大雙城』的號角已經吹響。雙城把目光瞄准哈爾濱這個國際大都會,緊緊抓住哈爾濱『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的戰略機遇,依托南拓爭取全擴,建設環哈爾濱工業帶和沿102工業帶兩帶齊飛的新的省級雙城經濟開發區。以新興工業園區為核心,建設雙城東城,將東城打造成『衣食住行』四大商貿物流基地,建設食品產業城和商貿物流城。人們欣喜地看到,雙城食品工業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大擴張、大整合、大發展的機遇期,將開始新的征程。調結構、促轉型的大幕已經拉開,一個新的戰略節點展現在雙城面前。雙城將在『中國食品名城』的基礎上,向更高標准的『亞洲食品城』建設推進。

責任編輯:高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