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0日訊 進入夏季,也進入了七臺河最美的季節。七臺河市抓住這大好時光,對照國家園林城市標准,一項項地抓落實、一件件地去問效,向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發起衝刺。
七臺河市堅持『修一條大道、建一個綠色長廊、成一處特色景觀』的原則,從7月初開始,對市中心區大同街等多條街路進行改造昇級,打造步步見綠、路路有景、季節變換明顯的道路綠化新格局。據了解,自2008年確定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三年來,七臺河市累計投入城市建設資金62.3億元,其中用於園林綠化資金達12億多元,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0.82%、12平方米,讓市民出門『百米見綠、千米進園』。
隨著國家住建部對七臺河市申報國家園林城市進行實地評審驗收日期的臨近,各相關部門對照標准自我檢查、自我完善。市園林局對開展創建工作以來的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困難逐條逐個認真討論解決方法,他們對市區各公園廣場、主乾街道的綠化進行了拉網式檢查,集中整治。他們采取補種補植、修枝造型、施肥養護、綠地保潔、清理死樹死枝、綠化設施維護等多項措施加快復綠進度,盡快全面恢復綠化景觀。桃山區在城市南出口、308省道南側5.3公裡長、25米寬的綠化土地上,共倒運佔地煤矸石1.3萬餘平方米,平整場地8.6萬平方米,栽植銀中楊1.06萬株、紫穗槐10萬株。目前,各種樹木展現出勃勃生機。南出口北側萬壽山裸露山體復綠工程采用國內先進的客土吹噴播技術,對近5000平方米的裸露面實施了綠覆蓋,整治後的萬壽山重新披上了綠裝,生機盎然。七臺河市還廣泛發動群眾,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的輿論氛圍和環境,聘請綠化義務監督員、交通協管員等參與監督,形成人人關心、主動參與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