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8月31日訊 『車位價格高,除了限價限購外,最終的破解方法是合理配建。』30日,哈爾濱市多位私家車主致電本報,直指哈埠小區車位配建不足問題。記者踏查多個樓盤也了解到,雖然哈市已經出臺小區車位配建的相關規定,但因為履行不到位,大多數小區存在車位緊張情況,有的一個小區1700餘戶居民僅有400個車位。相關專家表示,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緩解停車難,控制高價車位的最好辦法是在建設住宅時配建充足的車位。
多數小區車位嚴重不足
『這麼大個社區纔幾百個車位,根本不夠用。』多位遠大都市明珠的居民向記者反映車位不足的問題。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小區二期房屋正在銷售中,但是車位卻早早售罄。
小區業主孫文介紹,小區二期車位極為稀少,500餘戶業主只能搶購36個車位。目前,小區一二期共有住戶1700餘戶,而車位總計只有大約400個,車位與小區住戶比例達到1?4.25,那些沒搶到車位的業主只好把車停在小區外。而且因為數量有限,一個車位的價格一年就漲了三萬元。
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香坊區中北春城小區。居民反映,小區的多層住宅根本就沒有配建停車場所,業主如果想要停車,要麼與高層住宅業主共用地下停車場,搶佔原本就十分緊張的車位資源;要麼就只能將車停在路邊。
記者又走訪了歐洲新城、長安城等多個小區,都發現了車位緊張的情況,大多數在建設初期車位配建數量就不足。
2/3新小區未按要求配建車位
為了解決停車難的問題,2009年11月,哈市建委、規劃局、公安局、國土局、住房局、交通局等六部門聯合制定了《哈爾濱市建設項目配建停車場(庫)和公共停車場(庫)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規定》,對小區車位、車庫的建設作出明確規定:新建小區一般住宅每兩戶至少配建一個停車泊位。
但記者了解到,該規定實施一年多來,哈市大多數新建小區並未按此規定配建車位,造成一些小區因為車位緊張導致價格暴漲。
歐洲新城小區居民曹春風告訴記者,該小區停車位嚴重不足,所以車位價格炒得極高,如果車位配比數量充足,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記者走訪了道裡、南崗、松北、哈西近一年來新建的11個小區,發現大部分小區的車位未能按住戶比例的規定配建。
『開發商配建車位』監管存空白
『也有開發商按規定配建車位的,但比例較低,估計也就1/3左右吧,大多數小區建成後停車位縮減,配備不足。』采訪中,哈市住房局、建委等多個部門,對於目前哈市小區不按規定配建車位情況均表示認同,承認肯定有一些開發企業擅自縮減了配建車位的數量。
開發商不按規定建車位誰來監管處罰呢?記者注意到哈市停車位配建暫行規定中提出,對未按照規劃建設停車設施的建設單位,由相關部門依據有關法規對建設單位進行行政處罰。
然而,哈市建委、規劃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這個規定是六部門聯合制定的,每個部門都有管理權,但實際上並沒有明確由誰來作為執法主體,所以最終車位的建設如何監管,由誰監督落實尚存在空白。
住宅與車位建設比例需平衡
哈市人大代表徐建華告訴記者,哈爾濱市汽車保有量已達70萬輛,且以每天400輛的速度增長,停車供需比達到1?5,供需矛盾十分明顯。從去年哈市統計部門的數據看,哈市歸屬個人的自用車大約有50多萬輛,這麼高的比例私家車晚上都要『回家』,所以車位緊缺應該是不爭的事實了,所以應該多增加小區車位的配建,考慮到一些大型社區住戶的增長,車位必須是每戶一個。
哈工大社會學教授尹海潔表示,冰城車位價過高是供需不平衡的表現,車和車位是一對互補品,它們的供需關系是同比例調整的。而且哈市冬天比較冷造成車位需求量比較大,也造成車位的需求緊張。所以結合冰城實際情況,住房的建設理應和車位建設擺在同一位置上,建設的供需比例應該是平衡的,考慮到小區車輛的自然增長,所以住宅和車位達到1?1纔能有效保證供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