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海林市整合資源牽手聯動全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2011-09-07 15:06:1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海林市整合資源牽手聯動全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針對社區社會化管理難度加大、黨員流動性增強等問題,海林市委實施『牽手工程』,整合社區與機關、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群眾資源,引導各類優勢資源合理流動,全面夯實和諧社區基層基礎。三年來,全市共結成駐區單位與社區黨組織幫扶對子105個,黨員互助組301個,在職黨員服務社區人數3453人,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00多萬元,免費向居民開放社區黨校、居民學校、圖書室、棋牌室、排練室等活動場所46處。

  1、黨組織牽手,實現社區黨建由『單打獨斗』向構建區域大黨建轉變。一是做實載體共同搞。充分發揮駐區單位職能作用和社區的社會監督作用,以服務職能、黨組織、黨務工作、黨員乾部、乾部監督『五進社區』為載體,以衛生、法律、科技、勞動和社會保障等13大類服務為主要內容,延伸工作觸角,擴大服務范圍,提昇服務能力。開展黨課聯上、黨建資源聯享、黨員承諾聯動、黨員活動聯辦、公益事業聯做、生活環境聯創、困難救助聯心『七聯』活動,促進資源雙向流動,共同推進機關、社區黨建工作。二是強化機制共同推。建立定期研討制度,社區黨委每半年組織召開一次黨建聯席會研究推進社區工作,參加人員為市級聯系社區領導、社區乾部、駐區單位主要領導、居民代表和黨員代表。下派29個駐區單位副職兼任社區黨委副書記,初步建立了市級領導聯系、牽頭單位協調、包社區街道領導聯絡、駐區單位齊抓共建的體系。年初以來,駐區單位共為社區解決用電、衛生、綠化等各類問題100餘件。三是多元投入共同建。以社區活動場所為重點,在開發配套、資產置換、政府投入的基礎上,采取駐區單位『多對一』幫扶等多元化投入方式,新建、改擴建8個社區辦公用房和黨員活動室,並實行統一模式裝修,其中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達到6個。在活動場所建設中,共投入資金1100餘萬元,其中駐區單位直接或間接投入資金40餘萬元。

  2、黨員牽手,實現由『縱向』幫扶為主向『橫向』互助為主轉變。一是組建『幫扶互助組』。結合每月15日社區『黨員活動日』,采取節日慰問、發放黨員愛心卡、幫助申請政策、送技能、解就業、市直部門領導班子成員結對幫扶等方式,加大對困難黨員的幫扶力度,組織困難黨員及時過組織生活,激發組織歸宿感和責任感。截止目前,共組建幫扶互助組96個,投入幫扶資金6.2萬元,先後為26名特困黨員、48戶困難黨員辦理了廉租房補貼和最低生活保障,幫助63名失業人員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二是組建『學教互助組』。選派有一定知識水平的年輕黨員深入臥床不起的黨員家中,送資料、傳精神、互溝通。組織域內黨員定期通過電子郵件、信件、電話等方式,向外出黨員郵寄學習資料,詢問學習情況。舉辦『百姓大講堂』、『黨員讀書會』,邀請退休專家學者對黨員進行集中專題輔導。目前,全市共成立『學教互助組』58個,寄送學習資料3200多份。三是組建『先鋒互助組』。組織街居黨員乾部對老黨員、居民代表、弱勢群體、駐區單位、黨員開展『五必訪』活動,結合『黨員奉獻在社區』、『一名黨員一面旗』、『愛海林、愛家鄉』等主題實踐活動,組織黨員志願者、黨員義工、先鋒崗黨員與孤寡老人、貧困學子、殘疾人等結成幫扶對子,成立社區黨員義務巡邏隊和綠籬管護服務隊8支,開展清理小區和綠化帶垃圾等大型活動18次。

  3、黨群牽手,實現由單一服務向多元服務轉變。一是成立社區黨員服務中心,搭建服務黨員新平臺。在全市社區建立了8個黨員服務中心,內設社區黨員工作站、在職黨員服務站和流動黨員接待站,統一制作了工作流程。服務中心建立以來,組織巷道整治、環境治理等集中服務13次,接待流入黨員56名,為群眾解決難題1400餘件。二是建立在職黨員服務機制,搭建黨員服務新平臺。設置十類在職黨員服務崗,建立19支社區志願者服務隊,將黨員發揮作用從『八小時之內』向『八小時之外』延伸。開展以捐一件衣、一本書、一元錢、提一條合理化建議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活動,使在職黨員『走出機關、走進社區』,使社區工作成為『份內事』。年初以來,全市在職黨員到社區服務3.5萬多人次,累計捐款捐物折合資金15.58萬元,為群眾辦好事8600多件。三是開展群眾性活動,搭建密切黨群關系新平臺。舉辦鄰居節、文化節、居民運動會,組織黨員聽黨課、唱『紅歌』、講歷史、看『紅劇』,豐富社區黨員業餘文化生活。設立『民情懇談室』,將每周二確定為街道黨員乾部群眾『接訪日』,通過與群眾拉家常,解決群眾『疑難雜癥』。開通『有事您說話』服務熱線9條,建立便民利民網點602個,成立社區藝術團、老年文藝隊和夕陽紅秧歌隊等文藝團體12個,自編自演文藝節目進小區、進企業、進工地、進軍營、進敬老院演出38場次。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