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9月8日訊 (記者 高長利 李紅陽 岳同明 吳萌)東北農業大學28人感染布魯氏菌事件在社會和網絡上引起較大反響。8日,東北農業大學新聞發言人、副校長馮曉接受東北網專訪,詳細回答了網民關心的問題。
『6.1萬元是補償,不是賠償,不存在「買斷說」』
在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東北農業大學為由於個別教師違規操作引發的重大教學責任事故導致28名師生患病深表『痛心』、『自責』。同時,向媒體公布了對患病師生造成的身心傷害給予補償的措施,通過給予學生一次性補助3萬元,免除一年學費6000元,畢業時提供創業基金1萬元,臨床治愈出院後10個月的營養費(康復費)1萬元,爭取社會捐助5000元等形式,累計給予學生補助6.1萬元。
消息公布後,一度被媒體和網友解讀為『6.1萬元買斷了學生一生』。『買斷說』充斥網絡,質疑聲一片。
『給予患病學生的6.1萬元,是我們在支付治療費用之外對學生在校期間受到身心傷害的一種補償,而非賠償,更不存在「買斷說」。這些學生在臨床治愈後,萬一出現復發、合並癥乃至出現更壞的狀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學校將一如既往的負責到底。』接受采訪時,馮曉開門見山地說。
馮曉表示,事件發生後,東北農大確定了處理原則:要將心比心,把患病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來對待,不惜一切代價、千方百計加以治療,不讓患病師生的身心受到更大的傷害。
按照國家賠償法的相關規定,東北農大目前已依法承擔了治療終結前的全部費用累計達183萬元,包括醫療費、住院補助以及其他費用,此外還承擔了家長在哈食宿、往返交通等費用。為保證學生安心治療,學校始終給予患病學生人文關懷,派出教師24小時輪流陪護,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校領導單獨探望,為其送去節日禮物和禮金。
經過及時規范救治,經專家組會診,感染布魯氏菌病的27名學生和1名教師,目前除2名學生因骨關節少量積液、醫院建議住院觀察或門診隨訪外,已有25名師生臨床治愈、1名學生好轉可出院。現已有18名師生出院並回到學校,恢復正常校園生活。
『協議是一個開口協議,充分考慮了不確定性因素』
『國家法律明確規定,對於未來可能發生但是現在沒有發生的有關的疾病、並發癥等,不允許以資金的形式給予一次性補償。教育部關於校園傷害案件的相關規定,在處理校園傷害案件中,不能以戶口、住房、安排就業等方式解決處理校園事件』,馮曉說:『為確保學生得到保障,我們與學生簽訂的實際上是一個開口協議,充分考慮了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因素。』
為妥善處理布病感染事件,東北農大專門邀請了省內7名法律專家,針對學校應承擔的責任和賠償事宜進行諮詢,並確定了善後原則:在法律法規規定范圍內,學校應承擔的責任,學校全部承擔,相應賠償取上限;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但學生及家長訴求合情合理符合現實且能操作的,通過協商達成共識,盡量滿足學生及家長的要求;違反法律法規的事情學校不做。
基於此,學校與患病學生簽署的協議中明確提出:由學校承擔學生本次治療期間的醫療費及住院伙食補助費。若出現由本次布病引起的傷殘,學校按傷殘等級賠償標准予以全額賠償,鑒定費用由學校承擔。布病復發或由本次布病感染轉入慢性期,學校依法支付治療期間的醫療費等相關費用;如出現並發癥,學校依法支付治療期間的醫療費等相關費用;如出現由本次布病引發的不孕不育,學校依法承擔法律賠償責任。學生按照醫院醫囑定期進行針對布病的復查,由學校承擔檢查費、交通費等相關費用。以上費用纔是賠償的主體費用,一旦發生,賠償費用會非常高。
『協議簽署後,東北農大的每一屆班子都會對此事件負責,對患病的學生負責。』馮曉特別強調。
『這些師生的發病,是一次性感染,總體癥狀不重,且處於急性期,按照科學、規范、系統的三個療程治療,完全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總體情況是樂觀的。醫生說,在治療的3個多月過程中,所有患病同學均未發生並發癥,以後也很難復發或產生並發癥』,馮曉說:『經過專家組會診,目前已有25名學生臨床治愈,1名好轉,2名有少量關節積液,經過正常恢復期也能夠達到臨床治愈,所以基本上不存在網絡上說的致殘問題。』
『未對社會及時公布消息,絕不是刻意隱瞞』
馮曉表示,事件發生以來,學校即向主管部門——省教育廳以及省衛生廳、省疾控中心、省畜牧局報告了事件情況,並每天向省疾控中心進行日報制,『我們沒有刻意隱瞞、也沒有推諉責任,如實地向各級領導進行了匯報,衛生部門也及時安排對患病師生進行了救治。』
事件發生後,東北農大在校園內連續召開3次中層乾部大會,通報事件情況以及治療進展。在校園網站公布布病病癥及防治知識,消除學生、老師的恐懼心理,要求各學院傳達到每一位老師和學生。『事件發生後,在校內沒有造成任何混亂。』
針對未對社會及時發布消息的疑問,馮曉表示:『因為考慮到疫情本身是政策性非常強的事情,也是社會上非常敏感的事情,怎麼發布、如何發布、發布什麼,我們掌握不好,所以采取了審慎的態度。』因為事件涉及學生隱私,對社會公布可能對患病學生身心、聲譽造成二次傷害,這亦成為校方未對社會公布此次布病事件的深層次考慮。
『作為一個校園事件,我們相信只要用真心保證學生的治療,依法對事件進行善後處理,一定能夠得到家長和學生的理解。』『未對社會及時公布消息,絕不是刻意隱瞞』,馮曉再三強調。
『相關教師未按實驗室要求規范執行,導致患病事件發生』
2010年12月間,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相關教師使用了從哈爾濱市香坊區幸福鎮紀家村青喜養殖場購入的4只山羊做了5次實驗,共有4名教師、2名實驗員、110名學生參加了實驗。
經查實,購買實驗山羊時,某教師未要求青喜養殖場出具相關檢疫合格證明,實驗前該教師未亦對實驗山羊進行現場檢疫,在指導學生實驗過程中,亦未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操作規程、進行有效防護。
『應該說,這是由於個別教師沒有嚴格按照國家、省及學校要求的實驗管理規程和實驗動物的管理規程操作,導致學生感染布病。』在調查基礎上,學校認定,這是一起因校內相關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違反有關規定造成的重大教學責任事故。
根據事故原因,按照有關規定,東北農業大學對事故相關責任人做出處理。對2名實驗指導教師分別給予了降級、記大過處分,調離教師崗位;對2名實驗員及另外1名實驗指導教師分別給予了記大過、記過處分;停發上述5人本年度校內津貼和年終一次性獎金,兩年內不得晉昇專業技術職務,分別追償經濟責任1-5萬元人民幣;免去動物醫學學院院長和院黨總支書記職務。同時,分管教學副校長向學校作書面檢查,校黨政主要領導向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作書面檢查。
事件發生後,東北農大封閉了事發的兩個實驗室,同時對有關的動物實驗室進行認真排查,停止了有關動物的所有實驗,進行整體整改。按實驗室的要求,進行衛生環境整改並三次檢查,保證所有的實驗設備符合要求;進行制度完善,包括對實驗室的規章要求進一步完善,杜絕漏洞;對實驗室主管、主任、教師、實驗員、研究生等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要求嚴格按照規程,防止再次發生此類事件。
『我們真誠希望仍未返校的同學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布病,理性處理,依法維權,早日返回校園。』采訪最後,馮曉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