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訊( 劉欣 記者 印蕾) 約談告誡、互通檢查、三級研判、自主監管、輔警延伸……在深入推進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傳、大培訓、大練兵』五大活動中,佳木斯市公安消防支隊結合實際,因情施策,通過創新『五大監管機制』,前移火災防控關口,為確保該市火災形勢持續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約談告誡』政府督辦重大火災隱患
出臺《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告誡約談制度》,召開重大火災隱患整改約談告誡會議,市政府副市長與重大火災隱患單位負責人面對面約談、告誡。按照『屬地』原則,明確整改責任,將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列入市政府重點督辦內容,由政府督辦室下達《重大火災隱患整改約談告誡督辦單》,實施責任追查。建立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基礎臺帳,組織公安、消防、安監、建設、工商等部門成立重大隱患整改服務隊,現場督辦、指導整改。截止目前,全市9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已有6家提前銷案摘牌。
『互通檢查』部門聯查建築違章工程
在推進民用建築外保溫材料治理工作中,組織在建工程所有建設、施工、監理、設計等部門、單位逐級簽訂責任狀。建立聯席會議、信息通報、案件移交等工作制度,在對全市在建和投入使用民用建築進行調查摸底時開展聯合檢查,形成『互通管理、聯合執法』工作格局。各級消防部門嚴格執行規定標准,嚴把建築審核、施工監督、消防驗收『三道關口』。專項治理以來, 22個專項檢查小組共檢查建設工程100項,對15個違法單位進行了行政處罰,強制拆除不合格材料2000餘平方米。
『三級研判』規范整治『七小』場所
全市各級公安派出所定期組織召開列管單位負責人會議,針對小飯店、幼兒園、歌廳、學校、養老院、小作坊等七類小場所,制訂《消防建設標准》,實施標准管理。建立『三級研判』預警新模式,『日研判』由民警每天深入列管單位、社區采集消防基礎信息,自主獨立研判;『周研判』由監督組每周五組織協作民警和協警員,對民警的獨自研判材料二次分析,找出同類場所、同類信息的共同規律與特點,制定隱患整改措施;『月研判』由派出所組織每月對周研判的成果歸納分類,從中排查消防安全隱患,有的放矢組織隱患整治,提高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效率。
『自主監管』 社會單位實現自我管理
針對不同類別的場所和社會單位,從責任落實、隱患整改、巡查檢查、培訓演練等方面,規范了16種標准化管理簿冊,確立了19類場所典型示范單位128家,推廣經驗。推行『五查、四看、三整改』、火災隱患整改周報告等自檢機制,實現社會單位『自我檢查、自我整改、自我管理』轉變。
『輔警延伸』打造全民消防格局
針對消防監督轄區范圍大、覆蓋面廣,監督力量匱乏的現狀,充分發揮基層群眾優勢,延伸輔警機制,會同公安、民政、街道辦事處,組織派出所民警、消防監督員、公安協警員、單位保安、居(村)民委員會、社區消防協管員、消防志願者、退休老乾部、農村民兵、治保員等力量組建防火巡邏隊,確保全市212個城市社區、900個行政村及873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都建有火災防控巡邏隊,形成了『全區域、無盲點』的火災防控巡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