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切實抓好馬鈴薯產業 全力打造馬鈴薯強省
2011-09-15 07:32: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4日訊 (記者 李倩) 記者從14日下午召開的黑龍江省馬鈴薯產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馬鈴薯產業發展的要求,黑龍江省將全力打造馬鈴薯優質種薯產銷大省、鮮食商品薯產銷大省和馬鈴薯加工大省,到2015年,黑龍江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600萬畝,總產達到1200萬噸以上,分別是『十一五』期末的1.7倍和1.9倍,實現由馬鈴薯生產大省向馬鈴薯產業發展強省跨越。

  據了解,黑龍江省馬鈴薯栽培歷史悠久,資源優勢突出,加工業基礎雄厚,是國家重要的種薯和商品薯生產基地。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引導下,馬鈴薯產業逐漸成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2011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428.3萬畝,預計總產700萬噸以上,同比分別增長19%和13.6%。

  我省發展馬鈴薯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是種植優勢。主要表現在:產量高。我省屬冷涼氣候,降水量、有效積溫、無霜期都非常適宜馬鈴薯生長。特別是七、八月份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有利於馬鈴薯塊莖積累和膨大。目前全國馬鈴薯平均單產水平為1.1噸,而我省平均單產已經達到1.7噸左右,最高單產達到3噸以上;品質好。我省土質肥沃,耕層深厚,生態環境優良,化肥農藥施用量少,適合發展綠色有機馬鈴薯種植,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高;種薯優。我省馬鈴薯病毒傳播媒介少,種薯退化慢,有利於脫毒種薯繁育。另外,馬鈴薯對輪作要求標准高,最佳輪作年限為四年,種植一畝馬鈴薯需有4畝耕地纔能進行合理輪作,我省適合種植馬鈴薯的耕地有上億畝,完全有條件進行合理輪作,實現馬鈴薯產業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工優勢。目前,全省規模以上(年加工5000噸精淀粉)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已發展到10家,全省精淀粉加工能力達到30萬噸,佔全國的四分之一。三是科研優勢。我省設有國家脫毒馬鈴薯種薯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國家馬鈴薯改良中心和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保存庫,科研支橕基礎堅實。黑龍江省農科院、東北農大、八一農大等省級科研院校及大興安嶺農林科學院等地方科研單位的研發、生產力量雄厚,具備馬鈴薯脫毒、檢測和脫毒苗、微型薯繁育能力。我省培育出的克新系列、東農系列共計29個自主知識產權優良品種,廣泛用於生產,佔全國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我省馬鈴薯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2010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359.8萬畝,總產量616萬噸;全省實際加工鮮薯238萬噸,佔馬鈴薯總產量的近40%;全省微型薯生產能力達到1億粒、產脫毒種薯92.5萬噸,脫毒種薯覆蓋率達到30%。今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428.3萬畝,預計總產可突破700萬噸。

  『十一五』全省馬鈴薯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一是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結構的深化調整,馬鈴薯逐漸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350—450萬畝之間。2010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359.8萬畝,實現歷史最高單產1.71噸/畝,總產量616萬噸,單產、總產分別較2005年提高78%和36%,畝均效益1400元,較2005年翻了一番。二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省馬鈴薯區域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生產基地逐漸向優勢產區集中,產業化經營迅猛發展,科研育種體系不斷完善,農民合作社、專業協會、鄉土經紀人等多種形式的中介服務體系和市場流通體系不斷健全,初步形成了以多形式服務組織為依托、農貿市場為骨乾,集市、外銷和出口為補充的流通網絡。三是創新能力進一步提昇。馬鈴薯高新技術開發研究取得新進展,產品質量顯著提高,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特別是在新技術集成配套、品種選育和標准化生產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2010年微型薯生產能力實現1億粒、產脫毒種薯92.5萬噸,全省脫毒種薯覆蓋率達到30%。80—90cm大壟栽培、平衡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機械作業等技術模式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增產效果較傳統栽培管理模式提高30%以上。四是加工能力進一步增強。通過對原有生產企業昇級改造,並采取注資、融資、招商引資等多種形式,省內相繼建成投產一批規模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精淀粉加工規模由『十五』期間3萬噸增加到30萬噸,增長10倍,年產休閑食品5萬噸,2010年全省有200多萬噸馬鈴薯進入加工領域,佔總產量的近40%。五是市場營銷進一步活躍。馬鈴薯種薯和商品薯銷售日益活躍,外埠市場佔有量逐年增加。2010年,全省外銷種薯和商品薯128萬噸,佔總產量的20 %,分別銷往福建、廣西、廣東、山東、河北、廣州、上海等省(市),同比增長25%。

  『十二五』時期黑龍江全力打造馬鈴薯產業強省

  一是打造優質種薯產銷大省。發揮我省種薯品質優、退化慢、高抗病等優勢,面向南方冬種區和省內兩個市場,大力發展優質種薯生產,適當增加外銷。 『十二五』期間,全省種薯生產平均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力爭到2015年,種薯面積發展到100萬畝,脫毒種薯擴繁能力達到200萬噸,其中外銷100萬噸。二是打造鮮食商品薯產銷大省。堅持均衡供應、擴大外銷的原則,穩定增加鮮食馬鈴薯生產面積,滿足省內外市場消費需求。力爭到2015年,全省鮮食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200萬畝左右,總產量達到400萬噸,其中:內銷190萬噸,外銷210萬噸。三是打造馬鈴薯加工業大省。發展專品種馬鈴薯生產,滿足加工企業需求,推動省內現有大型龍頭企業和數量眾多的地方加工廠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種類,實現加工增值。力爭到2015年,全省加工型馬鈴薯種植面積發展到300萬畝,產量600萬噸;改造昇級和新發展規模以上加工龍頭企業30戶,年加工淀粉、薯條、薯片、全粉等成品能力85萬噸以上。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