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新林區步入"預防為主科學型防火"新階段
2011-09-16 15:32:14 來源:大興安嶺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6日訊 年初以來,大興安嶺新林區森防工作按照由『被動撲救經驗型防火』向『預防為主科學型防火』轉變的工作思路,深入貫徹『抓防火就是抓發展』的工作理念,從措施上求突破,從機制上促創新,從責任上抓落實,實現了生產與防火兩不誤的目標和要求,區域森防工作步入『預防為主科學型防火』新階段。

  圍繞『兩結合,一突出』,築牢森林防火的思想防線。這個區把宣傳教育與身邊生活相結合、集中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逐級、逐鎮場、逐戶、逐人簽訂了防火宣傳教育責任狀;對吸煙、捕魚、狩獵人員簽訂了防火保證書;對智障人員全部落實了監護人和監護單位,簽訂了監護責任狀。在各鎮場主要街道及出入口、加漠公路沿線全面實施了彩旗工程,在中小學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並掀起了防火『宣傳周』、『宣傳月』熱潮。突出對野外作業單位宣傳教育力度,各林場防火辦在對野外作業人員進行森林防火崗前培訓、崗前教育的基礎上,深入野外作業現場開展經常性的『一對一』、『面對面』宣傳教育活動,讓每一位進入新林的人首先看到的是防火標識,聽到的是防火提醒,想到的是遵守森林防火規定。

  完善『三包三保』閉合式防控體系和『十道防線』建設,構建路段閉合與時差閉合的防火責任網絡。在健全『三包』責任體系上,將新林區劃分為9個責任區,落實給18名處級領導;各林場將施業區按溝系進行責任劃分,落實到具體人員,並層層簽訂防火責任狀,逐級落實防火責任。在強化『三個保證』上,除常規的暗訪組、督查組、檢查組外,今年春防還成立了營林生產、森林資源、國土資源、伴行公路建設、木材生產、農(種養)業、城鎮消防七支戰線防火檢查工作組,對所涉及的野外生產作業中存在的防火隱患、漏洞進行了全面排查。在『十道防線』建設上,在翠崗東乾線、新林東乾線、塔源西乾線等重點路段增設了第二道檢查站,由林場科級乾部進駐;對無人看守的臨時道口進行了封閉;為各檢查站、管護站配發煙火檢查儀器。

  全面推進『火險因子數字化動態管理』,構建林火預防管理和火警監測數字化網絡管理新體系。以加強野外作業管理為前提,入山作業嚴格落實了審批、宣傳教育、十有規定、跟班作業、撲火預案、通訊暢通、責任落實等『十個必須做到』。同時,建立健全『入山作業車輛、人員』、『野外駐點作業人員、車輛』、『野外作業設備、生活用火』等各類統計圖表,通過各林場每日分四次上報當日入山作業人員車輛和返回人員車輛信息,完善了區場兩場信息匯總工作。充分挖掘並發揮系統作用,每天將火險因子動態管理信息及時發布到各?望塔、檢查站、管護站、各級檢查組和野外作業點等預警區域及人員,?望塔對作業區域及雷擊點進行火警監測,發現火情迅速報告;區場兩級檢查組根據當天信息對相關區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即時整改;快速反應小分隊加強重點區域預警巡護;各野外作業單位依據火險信息,適時安排作業進度,實現了防火宣傳、火源管理、督促檢查、火警監測全到位。

  圍繞『打早、打小、打了』這一目標,全面提昇撲火能力和水平。在撲火隊伍上,實行了『群進半』、『半進專』的撲火兵力遞進式增補制度,並按照防火預案組織各類撲火演練。在撲火裝備上,春防期間投入270餘萬元對撲火車輛及裝備進行了維修和更新。在提高指揮撲救、協調作戰和後勤保障能力上,實行了『二二八』編制的高效精乾指揮系統。在林火撲救上,通過在生產、資源、森調、營林等部門各抽調一名懂業務的科級或後備乾部,強化撲火參謀向導人纔庫建設,並創建了『撲火快速通道』。在今年外援松嶺841高地撲火戰斗中,新林區撲火隊伍做出了重大貢獻,受到國家、省、地的充分肯定。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