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3日訊 22日是全國第5個『無車日』,交警部門對尚志大街實施了臨時限行管制。而記者在采訪中卻發現,幾乎鮮有車輛響應『無車日』號召自覺停駛,市區內交通流量也未發生顯著變化,部分主乾街路的交通擁堵問題並未得到有效緩解。部分駕駛員紛紛選擇從尚志大街的周邊道路繞行,加劇了分流道路的擁堵,市民出行也未享受到『無車日』應有的順暢交通。
限行路段周邊車流猛增
昨天,作為『無車日』示范街的尚志大街實施限行,但記者發現,此舉並未使更多車主響應『無車日』號召,大多數車輛采取繞行辦法應對限行,使其周邊道路一度出現飽和。
據道裡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吳盡暉和劉煥春介紹,主動自覺響應『無車日』行動的車輛很少。預經尚志大街的車輛大多取道周邊街路繞行,而分流街路則『苦不堪言』。道裡區友誼路、經緯街、北安街等相鄰區域街路的交通在高峰時段一度出現飽和。作為安發橋封閉施工後重要分流道路的海城橋、文昌橋、新陽路等路段交通流量甚至多於以往,道裡區交通早高峰時間持續至中午時段仍不見緩解,以致於昨日12時許,為保證友誼路等主乾道路的交通通行,交警部門不得不一度打開尚志大街的限行,斷續性放行車輛,以緩解交通擁堵。從區域交通狀況來看,『無車日』當天道裡區的交通流量並未發生顯著變化。與往年的『無車日』相比,當天的交通狀況次於前兩年『無車日』,其中有城建施工道路封閉的影響,而更重要的因素則是主觀響應人群不多。
專用道被佔公交難優先
搭乘公交車出行的市民也未見多。記者昨天采訪了21路、86路等線路多名公交車司機,他們均表示,車上乘客與往常基本持平。同時,社會車輛佔用公交車專用道的情況較為普遍,公交優先難以保障。特別是在無警路段,常有行人、自行車、三輪車等在專用道內行走或騎行,公交車根本難以靠邊。
對此,交警部門展開了集中整治,在處罰闖入尚志大街限行路段車輛的同時,也對新陽路、中山路等路段社會車輛佔用公交專用道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整治。10時10分,南崗交警大隊民警取締了在中山路兩側公交車專用道違法通行的陝A915R4、蒙E57129等車輛。民警查問時,大部分駕駛人以超車借道通行或躲避其他變道車輛為借口拒絕接受處罰。
在新陽路與安寧街交口,執勤交警在處罰一『走錯道』的私家車時,仍有多臺私家車擠入公交車道行駛。執勤民警表示,新陽路上佔用公交車道的社會車輛較多,尤其是高峰期間,許多車更是與公交車爭道搶行。轄區中隊通常采用移動攝錄手段對其進行鎖檔處罰,一天大概能攝錄200餘臺。
節能環保須『軟硬兼施』
在今年『無車日』活動中,全國140餘個城市均開展了相應活動,除了臨時關注部分道路外,有的城市還對公車進行了封停,廣州便封存了全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90%的車輛,並通過增派公交運力等辦法全力保障市民正常出行。但同時,各個城市也多面臨著只見吆喝不見效果的困境,社會車輛自覺停駛的少之又少。對於『無車日』車不見少的現狀很多車主也有著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公交車擁擠不堪、公共交通仍不完善。
推廣『無車日』,倡導綠色交通,促進能源節約和減少污染,雖然僅有一天,對於緩解交通和環境的壓力可能成效甚微,但它所體現的城市交通理念、環境保護理念會深入到民眾心中,讓大家把環保節能變為一種自覺行動,從而真正促進城市交通科學、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交警部門呼吁全社會一起行動,采取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增加集體通勤車輛、減少自駕車出行頻率、合乘拼客等方法,以應對日益加劇的交通擁堵、高速增長的機動車飽有量、城市發展建設施工交通陣痛期等多重境遇下城市交通所面臨的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