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8日訊 自全國法院開展反規避執行專項活動以來,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根據上級法院的統一部署,詳細分析規避執行案件的特點,積極采取有效對策,深入推進了反規避執行專項活動,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該院在活動之初,就進行逐案分析及深入調研,並得出目前規避執行案件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被執行人為逃避債務而采取外出躲債,或者與執行人員打『游擊戰』,導致法律文書難以送達,財產難以調查,執行行為難以實施的規避執行行為案件佔絕大部分;二是被執行人通過假離婚,假析產的手段,將財產分給夫妻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家庭成員規避執行的行為案件佔一部分;三是被執行人抽逃注冊資金、虛假出資、假分立、假破產、假改制,剝離企業優良資產另立新公司等以企業分立、改制或者關聯企業逃廢債務為形式的規避執行行為也佔一定的比例。
該院在開展活動中,院黨組給予了高度重視,並且准備充分,行動迅速,措施得力,推進了專項活動向縱深方向開展。一是該院針對不同案件的不同特點,采取了集約化查詢機制,成立案件集約化查詢小組,由其專司案件查銀行、查工商、查車輛、查房產的四查工作,通過『集約化查詢』獲得被執行財產信息後送交執行實施組依法執行,案件承辦人只負責具體強制實施,不再負責查詢工作。該機制的運用使得多年多起『骨頭案』能夠順利執結,切實體現了『程序上的正義』,既能夠充分保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又能夠減少案件承辦人的工作強度,避免了承辦人以往因案件查詢而進行的大量的重復性勞動。二是實行執行乾警24小時備勤,與公安、銀行、工商、稅務、證券、土地管理、房產管理、車輛管理等部門多元聯動,發布限高令,嚴禁老賴『高消費』等十餘項反規避執行措施。三是在相關網站上發布了《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令》、《懸賞執行公告》、《限期履行公告》;與大慶油田信息港建立了緊密聯系,在首頁的滾動新聞上循環發布拒不執行判決的『老賴』信息,充分發動群眾進行有償舉報與監督,從而給長期不主動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制造廣泛的社會壓力、信用危機和負面影響。
目前,反規避執行專項活動已初見成效。該院涉嫌規避執行的案件共有18件,截止至8月末,上述案件現已經全部執結,行到位金額219萬餘元。同時,專項活動的開展也推動了其他案件的執行,案件執結率達到81.25%,與去年同期執結率60.14%相比,提高了約20個百分點。反規避活動的深入開展,有效地保護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打擊了一批規避執行老賴案,樹立了法律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