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9日訊 今年5月1日,我國衛生部修訂後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正式實施。8月9日,《哈爾濱市防止二手煙草煙霧危害條例》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審議通過後,我市將成全國首個推動『二手煙』防控成功立法的城市。
近日,記者通過走訪哈爾濱市一些公共場所發現,面對禁煙,商家的表現大相徑庭。有的商家怕得罪客人而對吸煙者視而不見;有的商家則寧可流失客源也要堅持勸阻。公共場所如何禁煙,成了考量商家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的一道題。
一些酒店『漠視』吸煙者
9月27日19時34分,友誼宮飯店
此時,飯店內正在舉辦婚宴,宴席中一些賓客邊吃飯邊吸煙。20時許,賓客陸續散去,記者點了一支煙坐在椅子上,3名服務員在記者身邊多次經過,但對記者手裡正燃著的香煙沒有任何反應。
28日8時55分,望江賓館大堂
記者掏出香煙點燃,在大堂裡站著抽完了整支香煙後離開,沒有工作人員對記者進行勸阻。
9時32分,金谷大廈的大廳
記者一邊吸煙一邊進入大廳,門口的保安人員沒有反應。隨後,記者手拿香煙到前臺詢問工作人員餐廳位置,工作人員看了一眼記者手裡的煙但沒有阻止。
9時40分,天植大酒店大廳
記者在休息區點燃一支煙,隨後與前臺工作人員交談,工作人員並未阻止記者吸煙的行為。
9時50分,禧龍賓館西五道街店
在一樓前廳休息區,兩個沙發中間的茶幾上面擺放著煙灰缸。一名男客人手拿香煙進入後,坐在沙發上吸煙,前臺的工作人員並未對男客人吸煙進行勸阻。
部分商家堅守社會責任
27日18時10分,香格裡拉大飯店
在一樓大堂內,記者剛剛點燃一支煙,前廳工作人員立即上前:『先生,這裡是公共場所,不允許吸煙,請您掐滅或者到外面去吸。』順著工作人員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在大廳入門處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一個『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宣傳標志。在前廳工作的王維國告訴記者,從5月1日起,他的日常工作中就多了一項『勸阻客人吸煙』。『剛開始時,很多客人不太習慣,也碰到過不配合的,常挨罵』。
28日中午,哈站候車室
哈站客運一班保潔員王志國佩戴著『控煙監督員』的標牌在候車室裡忙著。候車室裡旅客很多,但卻沒有一個吸煙的,就連男洗手間裡也見不到一縷煙霧和一個煙頭。王志國說,此情景與去年剛剛禁煙時,許多旅客跑到洗手間偷偷地過煙癮,弄得烏煙瘴氣形成鮮明反差。從去年11月起,哈站近300名客運員全部戴上了『控煙監督員』的標牌上崗,對吸煙旅客耐心勸阻。幾個月下來,吸煙旅客明顯減少。
禁煙需集全社會『合力』
幾個月下來,凡是來過哈爾濱香格裡拉大飯店的客人,都自覺地養成了不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習慣,『這是我們最欣慰的事』,飯店市場傳媒部經理毛瑩瑩告訴記者,飯店全面推行禁煙行動幾個月下來,其實也得罪了不少客人,甚至流失了一些客源,使飯店的經濟效益受到損失。但他們仍然堅持這麼做,是出於企業的社會責任,為公眾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也想通過自己的行動影響和改變客人不良的行為習慣。雖然短期看是影響了收入,但從長遠角度看,飯店用優質的服務和品牌效應,會贏得更多客人。
對於在醫院、電影院、飯店、旅館、網吧等公共場所禁煙,衛生部門表示,僅靠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監督處罰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要靠市民的自覺和商家的日常監督,形成全社會的合力,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評論:責任與金錢哪個更重?
香格裡拉大飯店寧可少賺錢,也要堅守社會責任的做法讓人欽佩。相比之下,很多商家不願也不敢得罪客人,以『不讓抽煙客人就不來了』、『沒有執法權,勸了也不聽』等理由,對吸煙者視而不見。其實,香格裡拉大飯店堅持禁煙的背後,是對企業理念的一種自信,『不怕得罪客人』,是因為會用優質的服務贏回客人。
在金錢與社會責任面前,不同的商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願,我們的城市裡湧出更多的『香格裡拉大飯店』,擔當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共同創造美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