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西林區念『循環經』賺『綠色錢』
2011-09-29 14:01:28 來源:伊春日報  作者:王宏遐 陳曉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伊春9月29日訊 讓廢鋼渣重新『上崗』,讓煤焦油成為搶手貨,讓廢水渣有了用武之地……污染嚴重的『廢物』在伊春市西林區轉一圈,就能成為『寶貝』。這是西林區在第三次創業中,大力發展生態產業項目的結果。

  這個區堅持生態為重,立足實際,利用西鋼廢棄的水渣、鋼渣等廢物資源,大力開發吃配項目,幫助企業從工業廢水裡『撈油水』,在工業廢物裡『找金礦』,巧用廢鋼渣、水渣、粉塵等工業廢棄物,串起『綠色鏈條』,使過去造成嚴重污染的工業廢棄物變成了如今的『寶貝』,推進『生態工業』落地生花。利用西鋼廢棄的水渣、鋼渣加工鐵精粉、超細粉等廢棄物建成的金三工貿公司,年可處理廢鋼渣18萬噸、年處理除塵灰2萬噸,年實現產值4380萬元;利用西鋼焦化分廠的剩餘產品煤焦油作原料生產產品工業?、瀝青、洗油大型化工企業的龍泰煤化公司,處理煤焦油6萬噸,年產值2336萬元。同時,他們大力開展『綠色』招商活動,依托產業鏈招商、參與會展招商等形式,吸引了大批客商到西林投資興業。該區先後赴江西、河北、遼寧、鶴崗等地與客商一對一洽談300餘人次,分發宣傳材料近萬份,在外省市發布吃配項目招商信息560餘條,共立吃配項目56項,已開發32項,儲備24項,先後有22戶大中小企業落戶西林。目前,該區內圍繞西鋼剩餘物、廢棄物開發的煤焦油加工、粉塵回收加工、爐料加工等8大類30個下游產品,循環經濟企業已達19戶。循環經濟企業年處理高爐水渣55萬噸、處理廢鋼渣30萬噸、處理除塵灰1萬噸,金礦尾礦2.4萬噸。西鋼將生產中產生的高爐煤氣和焦爐煤氣進行回收,作為生產燃料,每年可回收高爐煤氣1.2億立方米、焦爐煤氣8000萬立方米,不但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同時每年可節省原煤21萬噸,重油1.5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城區內已逐步形成了『廠內機聲隆隆忙生產,室外青山綠水艷陽天』的良好生態工業經濟環境。

  為使循環經濟做大做強,該區依托資源優勢、工業基礎優勢,大力發展科技型、環保型的新項目,圍繞礦產資源儲量大的優勢,把目光聚集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上,打造有色冶煉產業鏈,確立了8萬噸鉛冶煉大項目,並於2007年3月在伊春(深圳)推介會上,同黑龍江伊春金林礦業有限公司簽訂了8萬噸鉛冶煉合同。圍繞礦山開采形成的尾礦,該區著力打造礦產深加工項目,先後引進了投資1000萬元的海鑫公司氧化礦處理項目,年處理氧化礦600噸,年產值達500萬元。投資670萬元的伊春瑞祥礦業開發鐵精粉項目,年產2萬噸鐵精粉,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400萬元,形成了礦產資源吃乾榨淨,企業效益節節攀昇的喜人局面。

  為實現循環經濟在企業中快速發展,該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發展循環經濟項目的企業,在用地、用電、用水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方面予以優先保證;在配置資源上,生產原料向規模較大、技術含量高的企業傾斜。區政府還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及時在西林政府網站發布國內外各類循環經濟信息,引導企業挖潛改造。2009年,永豐黃金公司投資32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利用氰化尾礦渣生產黃金、硫酸、鐵精粉等產品,年產值達2100萬元,年利稅達210萬元。西林龍鋼興達公司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開發生態環保產品,2010年,企業利用工業廢鋼渣、水渣、水泥等材料,研發了混凝土磚,解決了以往『吃土老虎』黏土磚浪費土地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尷尬局面,產品質量及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家的標准,年生產標磚6000萬塊,每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實現利稅300萬元,提供了70個就業崗位。

  『循環經濟,環環有利』。應著『生態立區、工業興區』發展戰略目標,西林區的循環經濟必將會繼續做大做強,一個和諧富裕的生態工業之城必將傲立於湯旺河畔!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