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集賢縣昇昌鎮『新農合』讓農民步入健康路
2011-09-29 16:57:49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廖玉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9日訊 一直以來,農民的健康及生活衛生環境是備受全國上下各級部門關注的熱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有效實施,使農民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得到了根本改變,農民的就醫意識開始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健全,服務能力大幅提高,農民們再也不用擔心為看病而發愁……

  9月16日,記者來到集賢縣昇昌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卜范富感慨地說:『在2006年以前這裡還是冷冷清清,人心渙散,因為開不出工資,除了院長和副院長兩位醫護人員還在堅守崗位,其餘的醫生、護士們都已回家自謀生路,附近村民如果有病也不來鎮醫院看,小病只是在家拖,大病直接到縣城去看。』現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庭院、亮麗的樓房,醫護人員全部歸位,工作有乾勁了,患者也多了。

  昇昌鎮中心衛生院下轄15個村衛生所、7個村衛生室,共有村醫40人。據集賢縣衛生局副局長祖小東介紹:『目前鄉鎮衛生院的工作重點就是為農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並對全鎮的村民建立健康檔案。』

  卜范富還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醫院不僅醫護人員整齊有序,近幾年,醫院裡的醫療設備也添置了許多,現在來這裡就醫的患者每天都不少於10人,最多時得有近30多人次。有時患者多了,我們的住院樓都放不下。目前,我們正在著手蓋一棟550平方米的辦公樓,並力爭於11月中旬投入使用,現在的綜合樓建築面積992平方米,將進行維修改造成一座集門診和住院處為一體的綜合樓房,從而滿足附近村民的醫療需要。』

  正在進行輸液的昇昌鎮友好村利新屯患者於鳳珍參加新農合已有兩年多了,她告訴記者:『當時聽村裡的廣播宣傳只需10元錢就可以報銷醫療費用,開始還有點不太相信,但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後,感覺的確受益很大。

  原來有病由於離縣城太遠,就是在家裡挺,實在挺不過去的時候,纔逼不得已去趟縣裡的大醫院去看看,因為嫌貴,也只是草草了事。打針更是能不打就不打。』『現在好了,自從有了新農合,不但看病便宜了,而且鎮衛生院的醫生們態度特別熱情。醫院裡還不收掛號費,連買藥都能給報銷。』

  患者李秀英是2006年最早一批參加的新農合,5年來,她對新農合的感覺越來越好。患有腦梗的她,平均每年的春、秋兩季都要在鎮衛生院裡打七八天的靜點,每次去算賬的時候,只需付100多塊錢就可以回家了,這不但減輕了家裡的經濟負擔,而且也不用擔心因為嫌貴使病情耽誤了。她向記者講述到:『原來打針總想著能拖就拖,自己買藥在家打也不安全,在衛生院裡不但有專業人員護理換藥,而且急救措施也健全。』

  為了加強居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從7月中旬開始,昇昌鎮中心醫院組織了由12名醫務人員組成的醫療服務隊,院長親自帶隊深入到全鎮15個行政村,7個自然屯,走村入戶花了近1個月的時間,為全鎮65歲以下的共計1700多位老人做了健康檢查。由於儀器偏大帶不動,由村裡將需進一步檢查的老人統一送到鎮衛生院進行檢查。經過檢查發現個別患有肝癌、肺癌的老人,平時表現為疼痛,只是自己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已患有重癥。說到這裡,醫護人員們說道:『剛開始下村屯的時候,村民們普遍不太理解,以為我們是那些賣藥的商人都非常抵觸,後經大家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後,開始打開心結,慢慢接受了我們免費為他們檢查身體。而且一些老人患病多年,經過我們的治療後,病情明顯取得好轉,對於一些比較偏遠的村屯,在我們離去後,老人們滿含熱淚的將我們送出了近100多米。嘴裡直喊著「跑這麼遠的路給我們看病,還不要錢,感謝共產黨啊!」』

  『吃藥、打針給報銷,自己只需承擔全部費用的20%,而且不用自己來回跑,在鄉鎮衛生所辦理出院手續時,患者只需直接支付自己的那一小部分醫療費用,其餘的事都由鄉鎮衛生院的工作同志負責清算,患者再也不用來回跑冤枉路。』『有些患者急診需要轉院治療的,家裡無子女的老人,鎮衛生院還派專人負責代辦手續。』這在以前,農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卻變成現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有效實施,不僅改變了農民過去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讓以往小病在家挺,大病不敢醫的農民們徹底拋掉因病致窮的思想負擔,並開始步入了駛向健康的幸福之路!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