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6日訊(記者 顧碩)佳木斯市著眼於推進我省『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和『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圍繞發揮水利資源優勢,提出了到『十二五』末,全市水田面積增加到1000萬畝,水稻總產達到100億斤的發展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我們確立了『以水興城、以水強市』的水利發展戰略,把加強灌區建設作為提昇灌溉能力、加快發展水田的主要支橕,強力推進。
佳木斯市根據水資源分布特點,因地制宜推進灌區等水利設施建設。重點是利用黑龍江、烏蘇裡江兩大界江過境水實施『大界江』工程,帶動同江和撫遠一市一縣灌區建設。利用松花江水實施『大渡槽』和『大渠首』工程,帶動樺川和富錦一縣一市灌區建設。利用湯旺河水實施『大運河』工程,帶動湯原和郊區一縣一區灌區建設。 『十一五』期間,共推進大、中型灌區改、擴、建項目20個,已開工12個,完成水庫除險加固項目8個,完成灌區及水庫改造建設投資10.5億元。五年間,全市水利投入累計達到22.3億元,是前20年總和的3.8倍,修建江河堤防759公裡,達標堤防增加到1 111公裡,保護耕地505萬畝,比過去增長9.8倍,防洪與農田、水土保持與水庫除險等水利基礎設施得到了根本改善,農堤、城堤和市城中區堤防防洪標准分別提高到20年、50年和100年一遇,為實現千萬畝水稻規劃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截至目前,全市水田面積已由2008年的316萬畝發展到659萬畝,僅今年就新增水田面積214萬畝。
佳木斯市積極發揮場縣共建優勢,充分發揮區域內國營農場多、合作共建基礎紮實的有利條件,積極推進與墾區的深度合作,將合作共建內容由代耕代種等農業生產合作向灌區等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拓展。堅持從區域內水田發展整體需要著眼,場縣聯手申報、共同投資、共同建設、共同受益,逐步形成一次投入、長久見效的共建模式。目前,這一建設模式正在積極探索推進,去年開工建設的烏蘇鎮灌區一期工程控制灌溉面積30.9萬畝,其中包括前哨農場1.32萬畝,同時,建設二期工程也在積極爭取中,規劃控制灌溉面積72.57萬畝,其中地方灌溉面積28.84萬畝,墾區43.7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