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0月7日訊(記者 劉華)哈爾濱素有『東方小巴黎』的美譽,洋氣、時尚一直是這座城市的標志。隨著近兩年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的實施,近年來,人們欣喜地發現,哈爾濱越來越洋氣,市民的生活方式也越來越時尚。在城市物質文明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精神風貌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哈爾濱可供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也越來越多。松花江邊的斯大林公園和九站公園比過去更漂亮,遠大生態園、黛秀湖公園、香坊公園、建國公園等免費向市民開放的公園成為市民日常休閑的樂園,另外還有開發區廣場、革新教堂廣場、索菲亞教堂廣場等。這些免費向市民開放的公園和廣場喚醒了哈爾濱人骨子裡的浪漫記憶,素有音樂之城的哈爾濱,市民自發地用歌聲尋找浪漫。
|
國慶節期間,記者在松花江邊的斯大林公園和九站公園看到,一塊小廣場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嘹亮的歌聲伴著音樂從江邊飄來。一群老年人坐在觀眾中間自娛自樂地彈奏,有的拉二胡,有的拉小提琴、手風琴,還有吹笛子和薩克斯的。一位打扮時髦的老大娘站在中間,正在引吭高歌。也許受到音樂和歌聲的感染,一個中年男子忍不住『隨歌起舞』,完全陶醉在音樂和歌聲裡。
|
一位圍觀的老大爺告訴記者,如今生活好了,城市美了,市民的生活也上檔次了。每天下午,一批中老年人會從哈爾濱各個區域趕到江邊聚會,有伴奏的,有唱老歌紅歌的。哈爾濱曾經是中國著名的音樂名城,哈爾濱的浪漫氣息正在乘著音樂的翅膀飛向全國的。當哈爾濱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洋氣時,市民怎能不浪漫,怎能不想歌唱?
事實上,在哈爾濱的很多公園、廣場和社區,都有市民彈琴唱歌的身影。哈爾濱以唱歌為主的城市文化新現象前幾天還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城市靚了,人民富了,『哈爾濱之夏』所代表的浪漫文化真正走入了普通市民的生活。哈爾濱人用歌聲唱出家鄉的變化,還有這座城市骨子裡的浪漫。
跳出幸福節拍
|
哈爾濱的廣場和公園『歌在飄』,自然也有『舞在跳』。有為歌聲伴舞的,有在社區和廣場扭著東北大秧歌的,也有跳交誼舞的。一座座免費向市民開放的公園和廣場,成為哈爾濱人展示幸福生活的大舞臺。國慶節期間,在九站公園和斯大林公園內,每天下午,都有一對對中老年舞伴在公園廣場上翩翩起舞。慢四、快四、探戈、倫巴、華爾茲……那舞步,那節拍,那表情,那身段,處處洋溢著恬靜和幸福。在很多社區活動中心,也經常可以看到哈爾濱市民歡快地伴著歌聲跳舞的身影。哈爾濱經濟發展和城市變化給老百姓精神面貌帶來的最直接變化,就是很多老年人不再擺牌了、搓麻了,他們紛紛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敢唱敢跳了,也敢張狂了。這些老年人以一種時髦的方式,追趕著越來越時尚的城市腳步。
|
在哈爾濱的公園、社區和廣場上,人們每天還跳著另一種節拍,這是哈爾濱人自發跳起的『快樂舞步』,被哈爾濱人親切地稱作『幸福操』。在哈爾濱市南崗開發區廣場上,每天跟著流行音樂跳『快樂舞步』的多達七八百人。大家繞著廣場一圈一圈地走著跳,有時首尾相接,蔚為壯觀。參與者中,從省部級領導,到普通公務員、大學教授、醫生,也有看孩子的鄰居大媽,人們沒有職位高低之分,一起跳著『快樂舞步』,充滿了和諧氣息。這樣的『快樂舞步』在香坊區的遠大生態園、勞動公園、黛秀湖公園、香坊公園、任家橋廣場等地,都已經成為周圍居民日常最重要的休閑健身方式。哈爾濱發展了,人們纔有心思唱啊跳啊,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跳出幸福的節拍。
玩出洋氣文化
松花江沿岸和太陽島是哈爾濱人娛樂休閑勝地,也是哈爾濱浪漫文化的發源地。隨著以松花江為核心,伏爾加莊園濕地公園、金河灣濕地公園、濱江濕地等城市新景觀的打造和自然環境的恢復,哈爾濱呈現『兩岸繁榮』新局面的同時,松花江也變得越來越洋氣。
|
國慶節期間,記者在松花江邊游玩,意外看到了一幅洋氣的風景——在波光粼粼的松花江上,一群健康陽光的漢子,操縱著白色的帆板順江而下。江天帆影重現松花江,那種洋氣讓岸邊的游人和游船上的游客無不瞪大了雙眼。原來,這是新建成的金河灣濕地公園內帆板帆船俱樂部成員在進行帆板訓練。一位俱樂部成員說,松花江曾經是一條浪漫而洋氣的江,有迷人的風景和浪漫的情懷。在松花江上乘風破浪競揚帆的情景,如夢如幻。近兩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護、開發和建設『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的生態戰略目標,松花江沿線濕地得到恢復,哈爾濱人重新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松花江。於是,時尚的帆板運動重現松花江,成為松花江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帆板運動將成為松花江最獨特的亮點,讓濕地昇值,讓松花江昇值,更讓哈爾濱昇值。
|
洋氣是哈爾濱骨子裡的氣質,浪漫文化在市民中興起,體現了人與城市合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