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8日訊 為了更好地提高民商事審判工作效率,龍鳳區法院民商事審判庭深入貫徹省、市法院院長會議精神,以『強化審判管理、確保司法公正』為目標,提出『三抓三提高』的新舉措,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有效地落實了司法為民宗旨,為轄區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抓審判 提高案件質量
司法是解決各類糾紛的手段,搞好民商事審判,調處矛盾糾紛,維護轄區穩定,是法院義不容辭的責任。以民一庭為例,近年來龍鳳區法院在民商事審判領域通過不斷完善案件審理的操作規程,充分保障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全力做到審判工作公開、透明,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完善訴訟調解工作機制。繼續開展聯動調解,主動為政府機關、鄉鎮企業和村屯農業生產服好務,為轄區大企業服好務,為轄區私營企業服好務。嚴格控制審限。在嚴格執行審判流程的基礎上,盡可能地縮短民商事案件的審理周期,加快辦案進度,將提高效率貫穿於審判的各個環節,及時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達到了涉訟延遲,降低涉訟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審限內結案率達到100%。強化調解環節。充分發揮民商事審判的調解職能,注重在定紛止爭、案結事了、從根本解決矛盾糾紛上下功夫。堅持將訴訟調解貫穿於送達、庭審前、庭審中、庭審後、宣判前的各個階段,盡可能用和諧調解的方式化解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紛爭,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全庭平均調撤率一直保持在85%左右。推行簡易程序審判。積極推行案件即審即結制度,對基本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民商事案件簡化訴訟程序,提高審判效率。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平均審理期限為105天,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平均審理期限為38天,大大縮短了民商事案件的審理期限。截止至今年年初,民一庭共審理案件685件,結案率82%,歸檔率95%,沒有出現新的涉法信訪案件。案件審理分析呈現出了上訴、發回重審、改判案件逐年減少,審判質量逐年提高的良好態勢。
抓培訓 提高自身素質
為使新招錄的年輕法官迅速成長,在較短時間內適應各自工作,緩解案多人少審判任務繁重的問題,民二庭認真開展了對新進法官的業務技能培訓。民二庭的幾位老法官從事民事審判工作已有多年,經過不斷學習、積累,具備了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通過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采取傳心得、幫調解、帶業務等多種『傳幫帶』方式,無私地教予年輕法官工作方法,使法院整體業務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在思想理論上,老法官堅持以素質提昇為方向、以工作大局為核心,全力培養青年法官吃苦耐勞、廉潔司法的精神,使其端正作風,樹立司法為民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以便公正高效地開展審判工作。在業務學習上,老法官將積累多年豐富的審判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法官,縮短書本與實踐的距離。遇有疑難案件,老法官們會參與討論和分析案情,幫助年輕法官拓展辦案思路,提昇調解和審判水平。在辦案能力上,老法官從庭前准備、庭前閱卷、庭審駕馭、調解技巧、裁判文書制作等審判實踐中的各個環節入手,幫助年輕法官掌握化解矛盾糾紛的司法智慧和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迅速提高庭審駕馭能力以及審判和調解技巧,為高質高效審理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年初以來,民二庭的案件調撤率為85%,在案件大幅增長,疑難案件增多的情況下,調撤率仍比上年度提高了3個百分點,真正解決了群眾矛盾糾紛,有效修復了社會關系裂痕,切實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抓便民 提高群眾滿意度
龍鳳區法院在切實做好司法調解工作,著力平息矛盾糾紛的同時,繼續加強便民訴訟工作,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訟困難。龍鳳區法院立足臥裡屯法庭,探索建立了『調解全程化、方式人性化、主體多元化』的大調解模式,全面貫徹於案件受理、審判的全過程。立案窗口做到文明主動、熱情耐心接待群眾來訪,實行立案、諮詢、收費、排期窗口一站式服務,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一是訴訟環節便民。立案便民,簡易案件當日上網立案、當日審批、當日交到主審法官手中,可當日審結、當日送達裁判文書。開展預約立案,為行動不便、經濟困難、文化水平低的群眾提供上門立案和口頭起訴服務。二是巡回和特色審判便民。在轄區三個村屯設立巡回審判點,定期開展巡回審判。開設假日法庭,為上班族提供休息日審判服務。三是法律服務便民。公開受案范圍、受理條件、辦案程序、收費標准、隨案發放訴訟權利義務須知、舉證須知、訴訟風險提示,積極引導當事人正確行使訴權。四是提供設施用品便民。在接待室、當事人休息區,提供茶水、紙筆、雨具、藥品等便民設施用品,為當事人提供細致的服務,讓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身邊司法的關懷,為當事人提供細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務。在信訪工作方面做到主動出擊,及時走訪、回訪案件當事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消除不安定隱患,延伸法律服務觸角,確保突發性、重大矛盾糾紛得到早處置、早化解,最大程度地消除不和諧因素。今年第一季度法庭共立案156件,結案104件,其中在節假日立案12件。共調解案件86件,調撤率比上年增加了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