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大力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 已經建成66所
2011-10-10 14:58:39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衛京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0日子訊 為解決農村學校『布局散、學生少、師資弱、環境差及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哈市近年來大力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目前已建成標准化寄宿制學校66所,數萬名農村學生受惠於這一民生工程。日前,記者深入阿城區料甸中學,親歷了農村寄宿生的學習生活。

  一天兩個肉菜,一般農家不達標

  11時40分,學校食堂開餐,記者在一個9人桌坐下就餐。

  午餐標准為『雞肉燉粉條、酸菜炒肉、燒豆腐、雞蛋湯和大米飯』。桌長是初一學生欒洪彪,他負責為每個學生分飯菜。人們常說『半大小子吃窮家』,我們這桌飯菜很快吃光,欒洪彪只好再跑趟灶房。

  鄰桌是女生桌,半盆雞肉燉粉條剩了很多,顯然她們對肉菜不像男生們那樣感興趣。

  『孩子們正在長身體,讓他們吃飽吃好是第一大問題。』校長勾岐維對記者說:『寄宿生每人每月220元伙食費,一天至少要吃一頓豆腐和兩個肉菜,周二、周四還要改善一下。為節省開支,我們全體老師要每周輪流當5天廚師。』

  『你們對伙食滿意嗎?』記者問同桌,『滿意,比在家吃得好。』『不滿意,給女生少盛點兒肉。』『那不行,都交一樣的錢。』

  記者打通欒洪彪家裡電話,欒媽媽說:『伙食都挺好的,一般農家也達不到。國家給補助(每個學生)1000元錢,(我們家)頂多再拿出1000元(伙食費),沒啥負擔。』

  自理是『必修課』,寄宿制拒絕『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吃完飯,學生拿著餐具排隊到餐廳門口,值班老師挨個給餐具裡倒點兒『洗潔精』,學生自己到水池邊清洗餐具。

  同樣的自理還體現在寢室裡。寢室衛生基本由學生們自己完成,每人的被子都仿照軍被疊放,達到整齊劃一的程度,孩子們要實習一周多時間。他們還必須學會洗衣服、刷鞋等日常本領。

  初二學生安安說:『我本來在城裡上學,是被爸爸送來改造的。』安安像許多獨生子女一樣,從小基本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理能力相當差,爸爸自費把她送到鄉下的寄宿制學校。

  『爸爸說我出息了,下學期把小妹也送來。』臨走時,安安跟記者悄悄說。

  封閉式教育,少了乾擾多了學習和安全

  16時20分,學校放學,操場上熱鬧起來。

  料甸中學220多名寄宿生。一周住校5天,往返學校一次,平時不能隨便離開學校,自然減少了外界的乾擾,晚飯後要集體上自習,又延長了學習時間。

  晚18時,飯後半小時,寄宿生們開始上自習,同年級同學合並在一起,各科老師輪流輔導,保證各科成績均衡提高。

  19時,自習結束。離就寢還有一個半小時。

  食堂重新開門,餐廳立即成了游樂場。寄宿生們各取所好,下棋、打撲克、看電視。

  勾岐維來到幾個下跳棋的女生面前,要求和她們一比高下。初三女生張雪兒說:『校長,如果我們贏了,給不給我們班級加分?』『哪有贏了不得分的比賽?』

  餐廳亂成『一鍋粥』,孩子們爭強好勝的天性釋放出來。

  21時,娛樂活動結束,同學們排隊回到寢室。

  21時30分,校園靜了下來,像一個淘累的孩子進入了夢鄉,而值班室的老師將一夜不眠。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