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0月11日訊 醫改,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齊齊哈爾市從2009年開始實施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瞬間成為百姓最為關注的焦點。兩年多過去了,新醫改已進入攻堅年的關鍵時期。那麼,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在我市到底有沒有得到改善?全民醫保的目標是不是已經實現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目標又進展如何呢?
新醫改政策實施以來,齊齊哈爾市圍繞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公立醫院改革五項重點工作,穩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積極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為市民鋪就了一條健康之路。
走好『新農合』整盤棋讓農民看病不犯難
『「新農合」個人交30元錢,國家給好幾倍的補助;到醫院看病,掛號費、注射費等很多費用合並一次性收費,標准是10元,新農合報銷8元,個人只承擔2元;在市裡看病出院後藥費可在就醫的合作醫療定點機構直接報銷結算,現在看病不那麼難了。』碾子山區農民趙東江說起『新農合』如數家珍。
趙東江的母親患有腦溢血,每年都得住回醫院。以前,一提起到市裡看病,老人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趙東江雖嘴上百般勸說母親,其實心裡也知道這其中的難,到大醫院看病人多、藥貴,為了省點費用投親靠友,心裡特別不是滋味。趙東江說:『現在不用了,有了新農合再也不為看病發愁了,一說去市裡看病,母親也樂呵呵地說走就走。』
據了解,齊齊哈爾市2005年在訥河啟動了全市第一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2006年又增加了克山、甘南兩個縣,2007年在全市全面鋪開。經過5年多的試點和推廣,新農合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011年全市參合2610857人,比2010年多49994人,參合率99.65%,實現了參合率98%的目標,還全面通過了省財政廳、省衛生廳的資金審核驗收。
市衛生局農村衛生管理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讓好政策惠及百姓,就要走好「新農合整盤棋」,即落實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農村服務體系和隊伍建設等各方面工作,只有走好每一步「棋」,纔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新農合」的作用,讓農民不再為看病犯難、發愁。』
『醫藥費怎樣補償』、『結算時是否方便快捷』、『特殊疾病如何救治』等一系列問題是農民普遍關心的。據了解,為了用足用好『新農合』的政策,齊齊哈爾市結合各縣(市)區的實際情況科學編制了新農合補償方案,統籌區域內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比例達到70%,比去年高了10%,年內最高補償封頂線不低於5萬元,其中6城區已達到8萬元,依安、龍江、泰來達到6萬元。將兒童心髒病、白血病、殘疾人康復項目、重癥精神病納入新農合特殊疾病救治范疇。在鄉鎮衛生院全面落實一般診療費,收費標准10元,由新農合報銷8元。
了解了『新農合』,農民樂呵呵交了錢,財政按時撥了款,如何管好農民看病的錢,是實施好『新農合』的關鍵。齊齊哈爾市在醫療機構的監管上,加大對醫療機構費的控制,建立大額費用補償申報審批制度,對不合理費用不予報銷。同時實施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多種付費方式,改變了單純以服務項目為主的傳統付費方式,有效控制了醫療機構費用增長。
在公共衛生服務上,今年6月1日全面啟動了電子信息檔案建立工作,10月末農村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建檔率達到了50%。同時,繼續落實『三網四化』管理模式,讓農民看病更方便快捷。在農村衛生人員培訓上,重點開展鄉、村二級從事婦產科、輔助檢查、檢驗等專業人員培訓工作,使其掌握基本技能,提高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室)的醫療服務水平。
建好『社區醫療服務之家』讓百姓就近看病
人們常說,人吃五谷雜糧,得個病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得了病怎麼辦,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有一名了解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醫生,有一所家門口的醫院,一旦得了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到達醫院,並根據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發病情況采取最及時有效的醫療措施,使自己得到救治。』
如今,因為有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居民享受到了醫療衛生『零距離』服務,還因為有了全科醫生團隊,百姓有了『健康管家』,身體健康情況有專人打理,時時提醒身體健康狀況,並提供專業的醫療衛生服務,做到了防患未然,使人們最簡單的願望得以實現。
龍沙區南航街道華光社區的郭女士前些天早上起來常感覺頭暈目眩,而且時常後背疼,她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把自己的狀況一說,然後拿了藥,服後沒幾天頭暈背疼的癥狀減輕了不少。她說:『以前每次到醫院看病都要把自己的情況說一遍,生怕落下哪一項,或醫生誤診開錯了藥。另外,還要做一些相關的檢查,這一次下來少則半天多則一天、兩天,又費事又勞神還不少花錢。現在到社區醫院就診,不用說,醫生一查健康檔案全都了解,全科醫生經常到家巡診,對自己的身體變化情況非常了解,到醫院只要說一下當前的癥狀,全科醫生就能很快確診,並對癥下藥。自己再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省時省力還花不了多少錢,治得又好又快。』
據了解,今年齊齊哈爾市把加強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要民生工程,著力打造『15分鍾就醫圈』、培養全科醫生團隊,解決百姓看病難帶來的煩惱,讓百姓實實在在享受到『零距離』健康醫療服務。目前全市建立了3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人口覆蓋率達城市人口的84%,從事社區衛生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有740名,初步形成了符合市情、功能合理、方便群眾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
加強基層衛生建設是讓醫療更多地惠及百姓的重要途徑。齊齊哈爾市從合理布局社區衛生資源著手,重新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規劃設置。
2009年12月經過改擴建後重新開診的南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南航街道10個社區的5萬餘名居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可謂是我市社區服務中心的『代表作』。當記者走進這個2400平方米的大樓時,看到合理分布的全科、中醫科和公共衛生科等診室,寬敞整潔的醫療環境使人頓時心生暖意。去年8月全面開通醫療保險以來,居民走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比例在不斷增大。
建華區文化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我市第一批組建的社區衛生中心之一,組建全科服務團隊的工作模式恰好與他們一直以來的工作方式不謀而合。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是全科醫生服務的亮點之一,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後,每次去社區就診,醫生便及時將新的病情輸入電腦,節省了居民看病的時間。
打好藥品零差價『組合拳』讓百姓看病少花錢
『舒血寧、血栓通和氯化鈉注射液,一天輸液需要的費用是27.62元。一般診療費2元。』建華區礦勘社區六旬老人吳捷習慣於記下自己的每筆藥費支出。在他的『賬本』裡,藥品漲價用黑筆,降價用紅筆。如今,這個紅色字跡越來越多的『賬本』,見證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政策的實惠。
過去,吳捷老人只信賴大醫院,排長隊不說,光是掛專家號就要十幾元至幾十元。近兩年,吳捷老人有病不再起早去大醫院排隊了,而是專門去家門口的社區醫療衛生中心看病。
今年65歲的吳捷老人,因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每年都得住幾次醫院,一年下來的醫藥費可不是個小數目。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後,藥價降得讓他有些驚訝。
在建華區文化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吳捷老人一邊躺在病床上輸液,一邊對記者說:『我輸液用的舒血寧、血栓通,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前一天要60多元,實施後一天是20多元,真沒想到一樣的藥物,價錢降低了這麼多,藥品零差價確實減輕了我們老百姓不少的負擔。』
『零差價』讓百姓看病心裡有了底兒,享受如此待遇的不僅僅是文化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患者,如今,齊齊哈爾市基層醫療機構已全部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藥品價格平均下降了30%—40%,同時,建立了基本藥物網上采購、統一配送及使用和監管工作機制。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推行迅猛,改變了藥品加層政策,『以藥養醫』機制徹底改變,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著藥品降價帶來的實惠。面對這場醫療大變局,一些基層醫務人員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表示歡迎和擁護的同時,不免心生隱懮:『新制度的實施,醫生薪酬分配體系怎麼變化?績效考核如何進行?如果大家都吃「大鍋飯」,會不會影響個人的工作積極性?』
如今,基層醫務人員的心已經放下了。據了解,齊齊哈爾市實施新醫改的策略中,打的是一套『組合拳』。在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同時,強力實施綜合配套改革,市本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全部實行競聘上崗,以縣區為單位,在核定編制基礎上設置工作崗位,分層次審定競崗資質條件,從院長到員工全部實行全員聘用,同時實行績效工資。目前鄉鎮衛生院2444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12人完成競聘上崗,簽訂了聘用合同。不服務,拿不到錢;服務不好,錢拿不全。績效考核機制的實行,使基層醫務人員的月收入均比以往有所上昇,醫務人員的工作質量更是直線飆昇。
提昇公共衛生服務『速度』讓百姓平時少生病
齊齊哈爾鐵鋒區南化社區百歲的孤寡老人僱元祥,隨著年齡的增長,腿腳越來越不靈便,別說去醫院檢查身體了,就連看病都難。然而,當南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得知老人的情況後,便上門為他免費體檢,每隔一段時間,醫護人員還會到家裡探望他,從詢問病情到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問題,都一一給予他指導。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逢人就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我坐在家裡就可以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身體健康有了保障,心情也格外舒暢。』
社區醫護人員的這種服務是政府向城鄉居民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之一。自啟動至今,千千萬萬像僱元祥一樣的城鄉居民正在享受到這一政策的『陽光』。
社區醫療服務讓人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零距離』服務,特別是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猶如一張張『護身符』,隨時隨地守護著老年人的健康。
建華區文化街道76歲的李萬良老人提起免費體檢的事,異常激動地告訴記者:『是社區醫務人員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有他們在身邊,是咱老百姓的福氣。』
原來,李萬良老人是個倔老頭兒,文化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走街串巷通知65歲以上老人體檢的時間時,李萬良卻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不用去檢查身體,有時間應該出去多遛遛彎兒。
最終,醫務人員的熱情感動了他,李萬良經過檢查後發現了肺癌早期的病癥,後在醫院確診後及時做了手術。康復後的李萬良想起此事心裡就異常溫暖,每逢社區醫務人員入戶走訪,都會主動幫忙,儼然一名義務宣傳員。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一個目標就是縮小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差距。農村和社區,是公共衛生工作的主要陣地,又是公共衛生工作的難題。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主要依靠社區和鄉鎮衛生院醫生來完成。如今,齊齊哈爾市已全面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人口全覆蓋,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也從去年的15元提高至25元,主要通過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免費為全體居民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等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保障城鄉居民獲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衛生服務,縮小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差距,使廣大城鄉居民不得病、少得病。
不僅如此,今年齊齊哈爾市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也讓百姓如沐春風。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流程越來越順暢,廣大農村孕產婦接受度越來越高,主動到醫院檢查、分娩已經成為廣大農村孕產婦的首選,住院分娩率接近100%;孕前三個月及孕早期三個月工作有序實施中,葉酸依從率逐步提高;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阻斷項目正在逐步推開;兒童疾病綜合管理項目陸續開展,有效降低了兒童死亡率,提高兒童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