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1日訊 為從根本上解決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處理難的問題,提高息訪罷訪率,龍鳳區法院不斷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作風,依法妥善處理各類信訪案件,積極化解社會矛盾,信訪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增強大局意識,緊緊依靠地方黨委和政府解決重大信訪案件
涉法涉訴信訪工作,不僅關系法院業務工作,還直接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龍鳳區法院通過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和『服務年』活動,教育全體乾警認清新時期、新形勢下人民法院工作的重心和涉法涉訴信訪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服務大局的意識,自覺將法院工作與區委、區政府的工作大局緊密相聯。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疑難案件,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匯報,爭取主要領導的支持,緊緊依靠黨委和政府正確處理有重大影響的涉訴信訪案件,使一批纏訪鬧訪的案件得到及時處理。龍華佳苑買房戶上訪案件是全市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有36個原告,涉及房屋70戶,總標的額1000多萬元,涉及多種法律關系。當事人情緒激烈,如果對某一環節或者問題處理稍有不慎,有可能引發群體上訪。龍鳳區法院本著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為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提供法律渠道,真正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不受損失的原則,在區委、區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公安等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抓住該案件審理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准確定性、定策,通過十數次接談,穩定了當事人的情緒,帶領當事人四次赴佳木斯開庭,使問題得以妥善解決,確保了案件處理中無一到省進京上訪,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二、轉變觀念,改變作風,推行『三抓』、『五不』的工作思路
涉訴信訪案件處理的時間越長,上訪人對法院的積怨越深,矛盾越容易擴大化,越難化解。針對一段時期信訪案件呈上昇趨勢,部分領導和乾警對信訪工作在思想觀念上存在不重視、工作作風上存在不耐煩,工作措施上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院黨組轉變觀念,改進作風,明確了『三抓』、『五不』的工作思路。即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要抓早、抓小、抓了。做到:一是不怕。解決信訪問題雖有難度,但只要思路正確,措施到位,難題是可以解決的。二是不推。對屬於自己職權范圍內處理的問題要義不容辭,對不屬於自己處理的問題也要認真接訪,不能一推了之。三是不拖。有些上訪案件剛發生時,積極工作,能夠將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時間越久越被動。四是不壓,對於上訪問題,要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及時做出處理。通過周二院長接待,周三例會通報、交辦、督辦,及時化解信訪問題。五是不激化。群眾上訪本身就帶著比較激烈的情緒,如果不能掌握這種心理,說一些無助於解決問題的話,很容易激發上訪人更加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們針對涉訴信訪工作的特殊性,對接訪人員進行了心理諮詢方面的培訓,提高了接談質量,穩定了上訪人的情緒。上訪人李岱牧要求法院在國家賠償的同時登報致歉,許多乾警認為這個要求太過分。院黨組經過認真討論認為法院的錯判確實給上訪人的名譽造成了影響,公開致歉不但能挽回上訪人的名譽損失,更能顯現法院敢於糾錯的勇氣和決心。於是按上訪人的要求在相應的報紙上發布了致歉公告,上訪人息訴罷訪。
三、發揮『六調聯動』作用,積極整合資源,暢通信訪案件出口化解上訪老戶
龍鳳區法院按照市委《關於調解社會矛盾糾紛實行『六調聯動』的意見》的精神,積極建立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銜接的有效方式,充分發揮大調解的優勢,運用調解手段化解矛盾糾紛。雅美家具廠在企業改制中遺留了大量問題,一直是龍鳳區的上訪大戶。該企業職工要求企業交付社會保險費案件,法院經慎重研究認為該案不屬於法院受案范圍,應直接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鑒於當事人人數眾多並情緒激動,他們從審判員到庭長、主管院長、院長都認真接待當事人,耐心向當事人釋法析理,並積極與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醫保局等溝通協調,聯合開展調解工作,使一百多名職工的社會保險費問題及時得到解決。上訪人劉德平因被判有期徒刑7年後被改判無罪而多次進京上訪,要求國家賠償因此而造成的損失500餘萬元。由於其訴求的事項是發生在國家賠償法實施前,按當時的法律規定其僅能得到2萬多元的賠償。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他們認真計算了因錯判給其造成的實際損失,並多方與化工一廠、醫保局、社保局、檢察院、房產局、物業等部門聯動協調,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與其達成和解協議,一次性賠償其各項損失82萬餘元,使其息訴罷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