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生命之光在『高寒禁區』閃耀
2011-10-12 11:03:13 來源:大興安嶺日報  作者:李志 王樹和 田澍良 劉曉龍 徐春華 撰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17載龍江奔波之路,風塵苦旅,備嘗艱辛;17載公路建設生涯,鞠躬盡瘁,屢立功勛。他的離去,龍江肅穆,興安悲鳴,中國最北的高速公路上永遠鐫刻下了他光輝的事跡,他的生命之光在『高寒禁區』閃耀——記原漠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總監辦主任霍洪波

  就在中國最北的高速公路——漠北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後不久,9月30日,記者親自乘車體驗了一回它給『高寒禁區』帶來的全新感受。

  漠北高速公路施工指揮部工作人員一邊駕車一邊介紹,漠北高速公路是一條旅游公路,施工過程中,三千漠北高速公路建設者把保護好每一棵樹木、每一片濕地都當成了義不容辭的責任,2011年春,全線參建者共同參與植樹,為壯美的青山再添一片新綠,這片樹林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洪波林』。

  『洪波林』?這個名字究竟如何得來?背後又有怎樣的一段故事呢?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來形容原漠北高速公路指揮部總監辦主任霍洪波一點都不為過,『三年決戰』中,他勤勤懇懇,傾盡全力,最終積勞成疾,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洪波林』正是為了紀念這位英靈而得名。

  2009年5月19日,霍洪波出任漠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總監辦主任。此時的他,已然走上了黑龍江工程學院華正監理諮詢公司副總經理的崗位,諸多條件優越、待遇較高的建設項目正在等他挑選,可他卻毅然決然地來到素有『高寒禁區』之稱的大興安嶺,進駐漠北項目。

  對於為之不解的人,霍洪波給了三個理由:漠北項目條件艱苦,副總經理出任監理辦主任對大家是一種精神鼓舞;豐富的工作經驗可確保監理工作順利開展,保證工程質量;准備用3年時間完成『多年凍土段路基橋涵施工研究』,實現學術上的重大突破。

  進駐漠北高速公路項目之後,霍洪波始終堅持每天到施工現場檢查指導,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帶來安全和質量隱患的環節。他總是說:『對於質量問題,應「死看死守」;對於安全管理,應「無時無刻」』。毫不誇張地講,漠北項目每一座橋涵構造物,他都親自檢測過,每一名技術和管理人員都接受過他的意見和要求。

  『工程質量好壞,細節決定成敗;不需豪言壯語,行動勝過表態』,霍洪波這種極度關注細節的行為,漸漸成了一種無形的力量感染著所有漠北建設者。

  對潛心致力研究的霍洪波來說,開展技術研發,他從未停止過。針對加漠公路漠北段(漠河機場——北極鄉)全線碎石土路基填築施工,他創造性地提出,『彎沈儀檢測』和『沈降量檢測』兩種方法同時進行,對壓實度加以控制,有效地保證了工程質量。

  自漠北高速公路項目開工之初,霍洪波便開始著手准備,為撰寫凍土段路基處理方面的論文積累資料。他還不忘告訴下屬,漠北高速公路項目的艱難險阻是開展技術研發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家一定要抓住機遇,力爭取得技術上的突破。

  公路建設辛苦異常,危險自是不必說,危急時刻,平易近人的霍洪波也表現出了威嚴果決、斬釘截鐵的一面。2009年7月15日,漠河縣遭遇十年一遇的大雨,地處大林河岸邊的B1合同段駐地被洪水圍困,數百名施工人員處於危險境地。沒有任何遲疑,霍洪波立即率領三個監理單位的全體人員趕到現場實施營救,救援持續了一整夜,他站在雨裡指揮了一整夜,被圍困的人員終於脫險。

  在漠北高速公路施工工地,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一幕,霍洪波剛剛拔掉靜脈注射器,立即便投入到檢查之中……

  長年奮戰在艱苦的施工一線,霍洪波患上了嚴重的心髒疾病,曾先後兩次病倒在施工現場。漠北指揮部領導曾經專門諮詢專家對霍洪波的病情進行了分析,並多次勸說他臥床靜養,但長期養成的高度負責精神,支橕著他的身體始終堅守在施工一線,從未離開過漠北項目。

  可是,生命需要休息,人畢竟不是鐵打的。

  2009年10月11日深夜,為了解決夜間施工的技術難題,霍洪波帶領監理人員對漠北項目進行了全線施工巡查,當他返回駐地時,已經是次日凌晨3時,片刻休息後,又起身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之中,因為他深深地知道,這條路需要自己,他要對路的質量負責。

  又是一整天過去了,連續工作近40個小時的霍洪波疲憊至極,心髒病復發,經搶救無效,2009年10月13日凌晨,這位為龍江公路建設屢立功勛的傑出人物離開了他所鍾愛一生的事業,留下了他年逾古稀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女兒。

  作為兒子、作為父親,也許霍洪波並不合格,但他卻為巍巍興安的公路事業燃盡了自己的生命之燭,而那片以『洪波』命名的樹林正在告訴人們,這條通往中國最北的公路將永遠銘記『霍洪波』這個名字。

  優質放心路安全一片天

  9月30日,迎著嶺上的寒風,記者踏上了中國最北的高速公路——漠北高速公路。一條平坦、寬闊的公路呈現在眼前,驅車行駛途中,沒有任何大幅度顛簸,工期僅三年,施工條件如此艱苦,公路建設如此壯美,這讓記者感到驚嘆。

  眾所周知,大興安嶺是全國緯度最高、氣候最寒冷的地區,每年無霜期僅為86.2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50攝氏度,在位於北緯52度以上的『高寒禁區』上,要修建這樣一條高質量的道路,難度有多大?施工單位付出了多少努力?

  漠北高速公路指揮部的工作人員給出了答案。

  自漠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實施以來,漠北高速公路指揮部根據分項工程特點,緊緊把握施工質量控制點,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保證了公路質量。

  針對路基填料呈多樣化的特點,指揮部廣泛征求多方意見,分門別類地研究制定了詳細的路基施工工藝和檢測方法。組織路基施工單位與陝西中大集團就租賃重型壓實設備問題達成協議,全線每個路基合同段均投入1臺自重28噸、最大擊振力81噸的振動壓路機到路基施工中,這種設備的投入對增加路基壓實效果、保證路基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借助交通運輸部水泥混凝土滑模施工專家的技術指導,進一步完善了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藝。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配合比和外加劑摻配數量、水泥混凝土現場坍落度及面層攤鋪厚度和平整度。建立了橋面系施工的業主檢驗制度,做好路面面層和橋面的銜接,從確保幾何尺寸入手,提高排水、防護工程的實體質量和外觀質量。采用潛孔鑽機,解決防撞護欄立柱打入困難的問題。

  整個施工期間,降雨頻繁,給正常施工平添了很多困難。針對這一實際,指揮部要求各取料場配備數量充足的苫布,並提前集料,降雨前將料堆利用苫布覆蓋,雨停復工後,再將該部分填料用於路基填築施工。各涵洞位置都架設了防雨棚,各施工單位開挖了臨時排水溝,監理單位加強填料的含水量檢測,杜絕了不合格填料用於路基填築。

  為做到『以試驗檢測數據』來衡量質量好壞,指揮部專門組織業主中心試驗室對四家監理單位進行了聯合檢查,對試驗室、養生室、儀器設備、檢測人員資質等內容進行詳盡檢查。依照施工技術規范對檢測方法和頻率進行了明文規定,確保檢測數據及時、准確。此外,指揮部還設置了監理工程師專項獎金,獎金直接發放給責任心強,工作出色的監理工程師,以資鼓勵。

  內業管理是工程質量的重要保障。基於這一認識,指揮部先後組織三次專門的內業培訓,對內業填寫作了統一的規定,從紙張品牌到每一張內業表格的填寫內容均做出了細致要求,對表格進行了補充和完善,邀請了省交通廳內業方面的專家和其他指揮部內業管理經驗豐富的內業工程師赴漠北項目進行現場指導。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