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6日訊 又是一年糧食收獲時。每年這個季節,雙鴨山市各糧食加工廠內,運送小麥、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和拉走面粉、特貢米、豆油等糧食加工產品的車輛都排起了長龍。
近年來,在推進糧食生產大市向糧食加工大市轉變中,雙鴨山市通過引進、整合、改造等手段,扶優、扶強、扶壯糧食加工及轉化為主的『農字號』龍頭企業,使全市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超過500萬噸。告別『原字號』,走入深加工,糧食『身價』倍增,糧食加工業成了糧食增值、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鏈條,成為雙鴨山市以工補農的富民興市產業。
幾年前,雙鴨山市糧食年生產能力已達到180萬噸。金燦燦的糧食在為廣大農民帶來豐收喜悅的同時也帶來了懮慮:『糧袋子』滿了,腰包卻沒有真正鼓起來。
『立足農業做強工業,把糧食資源優勢轉化成工業經濟強勢,延長產業鏈,讓優質糧食加工產品走遍全國。』近年來,雙鴨山市通過多種形式招商引資,吸引眾多省內外資本參與糧食產業開發。同時,鼓勵、引導、支持民營企業、民間資本經營糧食加工業,帶動和幫助農民由生產環節進入附加值較高、經濟效益好的加工流通環節,『工廠農業』如雨後春筍迅猛成長。
小麥、水稻、大豆、玉米等糧食產業鏈條帶大了糧食生產、加工、轉化的產業規模。到目前,該市已培育出包括省級8家、國家級1家在內的規模龍頭企業62家,初步形成了有較強競爭力和帶動力的糧食加工龍頭企業集群。
其中以黑龍江省陽霖油脂集團、集賢縣同泰油脂有限公司、友誼盛源油脂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為龍頭的大豆產業集群,年加工能力達到280萬噸;以黑龍江省福源米業集團、寶清縣北大荒米業有限公司、集賢縣天霖米業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為龍頭的水稻產業集群,年加工能力達到180萬噸;以集賢縣豐瑞糧油有限公司、盛園糧油有限公司、寶清縣宏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3家企業為龍頭的玉米產業集群,年加工能力達到50萬噸左右。
糧食加工產業群的崛起,不僅轉化了雙鴨山市農民種植的糧食,還消化了周邊縣市農民手中的餘糧,徹底打破了農民『種了一年又一年,年年落個肚兒圓』的不增收瓶頸。『自從加工企業多了,糧食格外好賣,價格也比別處高。』農民的話語道出了糧食深加工的真諦。
為拉長產業鏈條,雙鴨山市糧食加工企業相繼研發了餃子專用粉、發面粉、非轉基因色拉油系列等高附加值產品,受到市場的青睞。如今,這個市主要農產品品牌已發展到近百個,以糧食為原料生產出的陽霖牌大豆油、同鑫牌小麥粉、闖牌大米、益香禾牌大米、元一牌中國金酒等產品獲得省級名牌農產品稱號。
糧食加工業的發展壯大,帶動了糧食生產結構調整,到目前,全市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種植面積達457.5萬畝,全市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三品』生產加工企業(協會)有37家,獲得『三品』認證的產品個數達到200個。
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也帶動了農村各類專業協會的發展。全市現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52個,成員2.78萬人,帶動非成員農民1.77萬戶,農民經紀人3500人。目前,五成以上農戶不同程度地參與到糧食加工業的各個環節,農民不離鄉、不離田當上了『農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