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2日訊(王良武 記者 孫曉銳)一踏進東寧縣城,就被率賓廣場上的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所吸引。每年從『五一』到『十一』,東寧縣各個廣場、小區好戲連連,精彩不斷,歡快的秧歌在廣場上扭起,精彩的節目在小區內上演,農民朋友、社區居民紛紛登上了全縣群眾文化廣場大舞臺,農民老大媽演唱起古老而又滑稽的柳琴腔,社區居民表演了具有黑土情的農家樂,『上班族』也利用業餘時間登臺跳起了西域風情的印度舞蹈……
近年來,黑龍江省東寧縣面向城鄉居民,積極開展富有邊疆特色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富有鄉土風情濃郁的快板舞、小品、歌舞等節目,拉近了城鄉間的距離,活躍了群眾文娛生活,提高了地域文化品位。目前,東寧縣有群眾自發組織的群眾文體協會40餘支,遍布轄內的各大小廣場,2011年就在縣城舉辦廣場文化活動130多場,各大小廣場已逐漸成為社區居民和農村農民參與文化建設的互動平臺。繁榮了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了極具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據不完全統計,自2009年以來,東寧縣共舉辦群眾性文體活動400多場(次),參與表演人數達2.3萬人次。
在群眾文化大舞臺的帶動下,東寧群眾工作之餘都會聚集到縣城內的各個大小廣場,做健身操、打太極拳;大家縱情歌舞,扭起歡快的秧歌,把激情演繹得淋漓盡致。每天晚上,率賓廣場的音樂噴泉旁,總是圍滿了消暑的大人與小孩,伴著音樂的高低起伏、節奏的時快時慢,縱情舞蹈。西山公園的空地上,廣大的舞蹈愛好者,隨著節奏,激情熱舞。東苑廣場上老年人扭起了大秧歌,年輕人唱起了流行歌曲。河濱廣場『紅歌獻黨,唱響東寧』紅歌卡拉OK大賽,選手涉及學生、青年和老年人,手的高水平發揮,受到了群眾的熱烈贊揚。一系列的群眾文化活動讓人們的身心得到了愉悅,心情得到了放松。
近年來,隨著東寧縣對廣場的改造、改建完成,形成了城市新景觀,給群眾開展廣場文化活動提供了寶貴的場所。如今,東寧處處是廣場,廣場處處是舞臺,廣場逐漸成為群眾愉悅身心的大舞臺,廣場文化的主角是群眾,以自娛自樂為主的群眾性健身活動成了廣場文化的常見形式。
東寧縣全力打造晨練文化品牌,在全縣開展群眾晨練文化活動,組織開展群眾健身操培訓,組織好歌大家唱,開展輝煌成就圖片展覽等一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帶動廣大群眾參與到高質量健康的文化活動,努力營造文明向上的晨練文化氛圍,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又是一個清爽的早晨,東寧縣西安花園開展了首屆健身舞大賽,既有現代舞也有健身舞,火爆場面受到群眾熱烈歡迎;縣體育場開展了三人籃球賽、羽毛球賽等群眾健身性比賽,首次開展的三人籃球賽富有群眾性和專業競技性,共舉辦104場次循環賽,有力推動全民健身深入開展。全面推進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組織開展三人籃球、五人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門球、體育舞蹈、傳統武術七大項適合群眾性全面健身體育比賽,晨練文化在東寧縣蓬勃開展。
東寧縣積極建設鎮文化活動中心和村文化大院。全縣各鎮先後建起了鎮綜合文化站,配備了現代化的硬件設施,落實了人員編制。各文化站均設立了專職管理人員,為群眾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形成了縣有文化館,鎮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和文化活動室的文化格局,文化廣場遍布城鄉,從而形成了三級文化陣地全縣覆蓋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統籌文化、教育、科技、廣電、體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動場所的規劃建設,全縣城鄉共建設集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科技示范和教育宣傳於一體的大小文化體育廣場150多個,總面積達到10萬多平方米,實現了相關設施綜合利用、共建共享。縣文化館還經常將文藝『大蓬車』開進鄉村和田間地頭,使全縣102個行政村每村每年至少能觀看2—4場文藝演出。
東寧縣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成農家書屋85家、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網點100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基本實現『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的目標,20戶以上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十一五』任務,鎮有文化站的目標達100%,為『情系新農村』文化大篷車品牌活動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10個社區(街道)全部建有圖書室和文化室、俱樂部、文化專業戶、文化大院、老人活動室等民辦文化機構,新建改建的大小休閑文化體育廣場有40多個,構建出一個點多面廣線長的城鄉文化網絡。東寧縣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東寧要塞群遺址、五排山城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經過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67處,復查46處,新發現遺址221處。
從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延伸至理論、政策、法律、體育、廣播電視、計生等『多下鄉』。在廣大農村造就一支支永不走的『三下鄉』隊伍。在所轄6鎮均配備文化站長基礎上,采取縣聘、鎮用的方式在全縣選聘文化協管員,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技能大賽等加強素質能力建設,鎮文化站長和鎮級文化協管員已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領舞者』。這些村級文化協管員專門負責組織和引導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節慶民俗等活動,豐富本地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村民荊國瑧被選聘為鎮級文化協管員後,這位擅長根雕、熟悉曲藝的民間藝人和當地的文藝愛好者一道,不僅帶動了根雕協會發展,還與村民合作建立了『十音八樂隊』等民間樂隊。
每逢節假日,東寧縣都不失時機地在各個廣場舉辦豐富多彩的大型活動,為群眾獻上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春節自辦春節晚會,正月十四舉辦猜燈謎晚會、元宵節舉辦秧歌匯演、焰火晚會,正月十六舉辦農民科技節,五四舉辦青年歌手大賽,七一舉辦大合唱比賽,進入盛夏小江南之夏演唱會就會好戲連臺陪伴市民消暑……
這些生動活潑、形式豐富的文化活動,寓教於樂,使群眾在欣賞參與到精彩節目表演的同時,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