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牡丹江10月24日訊 10月23日,牡丹江市召開水利工作會議。市長林寬海在會上指出,加強水利工作是政治任務,是戰略舉措,是民生工程,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國家和省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戰略機遇,緊密結合『五城』建設,堅持水利建設項目化、系統化方針,打好全市水利改革發展攻堅戰,為我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更大發展提供支橕和保障。
市領導梁橋、楊明、朱乃振、徐德全出席會議,市委常委、副市長梁橋主持會議,副市長朱乃振作水利工作報告。
會議指出,今後一個時期,牡丹江市在加強水利工作上,要堅持服務經濟發展與服務社會民生並重、加快水利基礎建設與加強水資源管理並重、發展農村水利與發展城市水務並重、爭取國家投資與推動社會融資並重,進一步挖掘水利潛能、豐富水利內涵、拓展水利功能,全力推動水利改革發展跨越爭先、重點水利項目建設創新突破。
就加快推進牡丹江市水利改革發展,林寬海指出,水資源是最基礎的自然資源,水生態是最關鍵的環境要素,水利設施是最重要的公共設施,水利工作是支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生態、防災減災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加強水利工作是重要的政治任務,切實增強責任感;要充分認識到水利建設是『五城』建設的重要支橕,是持續增加農民收入、拉動投資、發展城市經濟的重要保障,切實增強使命感;要充分認識到當前牡丹江市水利建設的問題和矛盾,切實增強緊迫感,本著求實、務實、落實,創新、創一流的工作態度,狠抓執行和落實,加快推動牡丹江市的水利改革發展。
林寬海強調,在全市水利改革發展攻堅戰中,要全力抓好水治理、水保護、水開發、水管理,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強力打造水與城市相連接的『經濟鏈條』,使其成為『防洪安全的盾牌』、『招商引資的品牌』、『城市環境質量的標志』,具體說要重點做好四篇文章:
一是圍繞更好地服務『三農』,做好以水強農、以水興業文章。要服務生態農村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抓好農村水環境整治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促進水能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生態有機結合,建設人水和諧、生態文明的新農村;要服務精品農業發展。緊密結合牡丹江市特色農業的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著力擴大經濟作物灌溉面積,為牡丹江市發展精品農業、品牌農業提供保障;要服務農民生活改善。著力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切實做好農村飲水安全水質保障工作,全市農村飲水安全率要達到100%。
二是圍繞推進濱水城市建設,做好以水麗城、因水宜居文章。要強化水利規劃指導。高標准規劃設計各類濱水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濱水區開發總體規劃,充分挖掘濱水區開發潛力,引領全省濱水城市規劃建設;要抓好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三溪一河六湖』綜合整治,完成江南景觀帶等重點工程建設,大力開展寧安等縣(市)濱水建設項目;要提昇濱水開發能力。按照水利建設與改善人居環境、提昇城市品位、旅游開發相結合的原則,深入挖掘沿江、沿河、沿湖等濱水地段的商業價值,進一步提昇濱水項目的經濟效益。
三是圍繞提昇民生質量,做好以水利市、以水惠民文章。要以改善民生為目標,提昇城鄉水務工作。加快推進城市供水管網全覆蓋,確保設備安全運行,確保牡丹江市城市供水優質安全可靠;要以保障安全為目標,加快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不斷加快相關項目、工程建設進度,加快推進對全市重點山洪溝的治理;要深入落實水土保持國策,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以項目為牽動,繼續加大『黑土區』項目建設力度,不斷提高牡丹江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積。
四是圍繞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做好以水聚財、以水富市文章。突出抓好水源工程建設。加大林海水庫等4個重點水源項目建設力度,積極爭取寧安市馬河四道等中小型水庫開工,水服務社會能力全面增強;突出抓好水能資源開發。依托資源優勢,進一步開展小水電以電代燃項目和農村水電電氣化建設,加快牡丹江、穆棱河、綏芬河流域梯級電站的開發建設,努力打造全省水電開發密集區;積極推進水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牡丹江市水域優勢、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水產業、水旅游業等產業;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通過科學制訂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法,大力推進牡丹江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做好牡丹江市水資源的保護,打造和諧的人水關系。
林寬海要求,治水興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各個方面不同需求,事關多方利益關系,加快推進牡丹江市水利改革發展要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注重規劃引領,要強化項目謀劃,把水利項目放在與產業項目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好『准備之冬』活動,生成謀劃一批民生水利項目,做好水利項目儲備,實現滾動發展,要在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上形成推進合力,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資體系,要改變以往重建設輕管理的局面,推動改革創新,健全牡丹江市水利工作的體制機制。